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

发布时间:2023-03-22 23:43
  老子思想中道与有、无、一、物的关系问题复杂难解,庄子及其后学已经致力于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道"的内涵。庄子认为道不是有,也不是无;庄子后学有以无、无有、至无为道的主张,使道变为纯粹的无。庄子思想中的"一"意为混而未分,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万物最本真的存在状态,但并非对生于道、没有分界的物之整体的称谓;庄子后学以"一"为道与物的媒介,"道生一"而"物得一"。庄子以道为"未始有物者",并进一步剔除附着于道之上的物的属性,庄子后学明确提出"物物者非物"命题。庄子及其后学以道为"形形者",又用精、气、物解释万物如何成形的问题,这一思路可用来解释《老子》第五十一章的"物形之"。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道为无有、至无
二、“道生一”而“物得一”
三、“物物者非物”,“形形者不形”
结论



本文编号:3767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7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