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朱熹教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8 22:30
  “宋明儒学之最大价值,则见于教化”、“宋明理学家之精神,则几全用于教化。”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这方面的思想是这一价值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研究朱熹教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对朱熹的教化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评价,分析了这种思想的鲜明特色。他的教化思想与其天道观密切相关,理、道、太极不仅仅是作为形而上的本体、世界的本源,还是世俗伦理道德的原则。运用“流行论”、“比附”、“理一分殊”等的方式,构建了理本体论,通过理本体论的构建赋予了“止于至善”的教化终极关怀。教化既是天理的要求,又同人的心性直接相联。所以其教化思想中,有许多关于心性的论述。心有知觉之心、主宰之心、义理之心之分,相应就展开为“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义”与“利”在教化价值的取向上的不同,蕴含着教化得以实施的可能性。同时,从性的内涵看,有性即理、人性与物性、生之为性、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的区分,目的在于说明人具有善恶的两重性,通过“变化气质”的教化途径,就能够达到“复性”目的,其教化思想的实施具有了必要性。怎样进行教化呢?朱熹从他的心性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工夫,认为教化与工夫密不可分...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大陆对朱熹教化思想目前的研究状况
        (一) 专著部分
        (二) 论文部分
    三、教化之内涵
        (一) “教”与“化”
        (二) “教化”释义
    四、朱熹教化思想的鲜明特色
第一章 教化与天道
    第一节 理、太极、道的本体自然特质
        一、“形而上”蕴含的自然性
        二、“形而上”蕴含的自然特质
    第二节 理的伦理特质
        一、“当然之则”
        二、“所以然之故”
        三、“道”是五常
        四、阴阳与善恶相关
    第三节 天道而人道的推演
        一、流行论
        二、比附
        三、理一分殊
    第四节 教化的终极关怀——止于至善
第二章 教化与心性
    第一节 心之内涵及其教化价值取向
        一、知觉之心
        二、主宰之心
        三、义理之心
    第二节 性与其教化价值取向
        一、性之内涵
        二、变化气质的教化价值取向
第三章 教化与工夫
    第一节 内在的修养——“圣贤人格”(明德)
        一、格物
        二、持敬
    第二节 向外的扩展——“明人伦”(新民)
        一、蒙以养正与重视德礼——家庭教化
        二、兴学校推动教化——学校教化
        三、正君心与正纲纪——政治上层教化
        四、以德化民,以礼教民——乡村敦化
结束语 朱熹教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73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73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