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伽达默尔“我—你”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09:06
  “我-你”关系问题是诠释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西方诠释学史上曾依据对“你”的态度的不同出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我-你”关系:第一种是实证主义模式下的“我-你”关系,第二种是历史意识下的“我-你”关系,第三种是伽达默尔所提出的效果历史意识下的“我-你”关系,这三种“我-你”关系实质上反映了诠释学不同流派的本质差异。实证主义下的“我-你”关系和历史意识下的“我-你”关系本质上都受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模式的支配,最终要么走向客观主义,要么走向主观主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伽达默尔“我-你”关系的分析,来探讨伽达默尔在超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方面的有益尝试。一方面,伽达默尔从胡塞尔现象学的立场出发,认为诠释学的对象是不同于实证主义所讲的独立的客体,而是一个被建构的主体,“我-你”之间的关系并非“主体-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主体”的关系。针对诠释主体问题,伽达默尔并没有停留在胡塞尔层面,而是转向了海德格尔,使理解成为了主体“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最终克服了客观主义对主体性的消解,保障了理解中主体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伽达默尔对诠释主体地位的凸显并不等同于主观主义,我们应该看到伽达默尔对主体诠释任意性的限制。...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行文脉络
第二章 伽达默尔“我-你”关系的提出
    第一节 “你”仅指文本么?
    第二节 时代背景: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争
    第三节 理论基础:黑格尔和埃斯库罗斯
第三章 “我-你”关系与主体间性
    第一节 实证主义下的“我-你”关系:主体性的遗失
    第二节 历史意识下的“我-你”关系:主体性困境
    第三节 效果历史意识下“我-你”关系:主体间性
第四章 “我-你”关系对主体性的限制
    第一节 “我-你”发生前提:传统
    第二节 “我-你”发生结果:道德知识
    第三节 “我-你”发生方式:对话问答逻辑
第五章 “我-你”关系的理论交锋
    第一节 贝蒂、赫施的主观主义诘难
    第二节 “我-你”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澄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6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76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