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费希特以自由为原则的行动伦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08:15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他是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开始哲学研究的,但费希特并未拘泥于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成就,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开始走向对康德哲学的超越之路的。费希特哲学是一个以知识学为中心和基石的统一体系,分为理论知识学和实践知识学两大部分。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知识学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学和知识学一样,从具有绝对能动性的、主客统一的自我出发。从自我的自由的概念因果能力到自由能力的外化的推证进行伦理规范、道德原则的推演。自由作为自我的最高原则,在伦理体系的建构中以自我为载体、通过行动的方式得以彰显。费希特从自我的伦理建构过渡到他我的伦理建构,由此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主体间性思想。虽然费希特在力图改造超越康德哲学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粗糙和局限,但他的哲学对谢林、黑格尔以致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是重大的。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西方伦理思想概述
    (一) 康德以前伦理学的发展
    (二)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
二、伦理学体系建构的基石——知识学
    (一) 知识学发展第一条原理:自我设定自身,主体与自身的同一
    (二) 知识学发展第二条原理:自我设定非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三) 知识学发展第三原理:自我在自我之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三、以自由为原则的行动伦理学
    (一) 自由——伦理学体系的建构原则
        1. 我是真正自由的
        2. 伦理冲动——为自由而自由
    (二) 行动——伦理学体系的鲜明特色
        1. 自我即行动——行动彰显自由
        2. 按职责的最佳信念—良心—去行动
    (三) 主体间性——从自我到他我的伦理建构
        1. 人既是目的又是工具
        2. 从自我到他我的主体间性
四、费希特伦理学体系的超越性和开创性
    (一) 费希特伦理学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超越
    (二) 费希特伦理学对谢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本文编号:3776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76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