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试析李翱《复性书》之“性”的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6 19:09
  学界对于李翱及其《复性书》思想研究著述并不多,研究者往往只是或者在谈到儒、佛、道三家鼎立、融合、纷争之时,或者在论述宋代理学发展史的开篇,才以李翱为例,以阐明儒家心性思想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冯友兰先生、劳思光先生、陈来先生等人在各自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中,都从李翱对儒、道、佛三家之学融合吸收的角度,对《复性书》的性情说进行了总体分析,为后人的研究确定了方向。80年代后,专家学者开始对李翱及其《复性书》进行细致的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文章对我的研究给予很多有益启迪。但是就李翱的“复性”思想的研究学术界也存在着分歧,众多学者认为李翱的复性思想,在其解释“善性”缘何产生“恶情”时是自相矛盾的,唯有李晓春老师在《再论李翱的人性论》中提出“善性”产生“邪情”并不是李翱的疏忽而是有意所为的观点,对我的研究有很大的启迪。 此外,以往的研究者基本都以儒学和佛学两条线索对李翱思想进行研究,但多侧重于李翱在儒学思想内部的发展,而对佛学李翱思想影响着墨不多。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李翱对儒家心性之学的吸收、改造上,对他表彰《孟子》、《大学》、《中庸》,主要继承孟子性善和《中庸》“天命之谓性”之...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前言
    一、中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
        1、儒学背景
        2、佛学背景
    二、中晚唐三教并立的学术格局
    三、李翱生平和交游
        1、与韩愈的交往
        2、与梁肃的交往
        3、与佛教高僧们的交往
第一章 李翱《复性书》中复性思想的儒家来源
    一、总述《复性书》对儒家性论的承袭
    二、复性思想对子思《中庸》的性命之道的承袭
    三、复性思想对孟学的性善论的发展
    四、复性思想对韩愈的性三品说的突破
第二章 李翱《复性书》中复性思想的佛学来源
    一、略述中国佛性思想的变迁
    二、复性思想对梁肃佛学思想的吸收
    三、复性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联
    四、复性思想与"阐提不断性善,如来不断性恶"思想的关联
    五、复性的成己成人与佛法修养方法的关联
第三章 李翱《复性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23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23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