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梁漱溟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1 04:33
  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包括着主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主动传播,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过程。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濡染,在近代面对作为西方外来思潮中一种的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复杂而又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梁漱溟作为其中一个“现象级的人物”,被称为“最后一个儒家”、“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他被视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典型代表,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一个从拒绝到接受的变化过程,即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过程。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研究做到某些补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深化和继续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对梁漱溟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进行研究,即探讨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从拒绝到接受的态度变化发展过程,并以此为抓手追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接受史角度的历史发展进程,是论文的中心研究内容。文章主要是通过将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观”、“农民观”、“社会主义观”等方面的不同主张与趋向发展进行对比来展开的,也只有透过流动性和历史性的发展过程才能真正看清其中包含的历史真相。同时,对梁漱溟政治思想的观...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梁漱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第一节 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认识
        一、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同情
        二、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初拒绝
        三、梁漱溟早期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根源
    第二节 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
        一、建国后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逐渐接受
        二、梁漱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有限性
        三、马克思主义对梁漱溟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梁漱溟的阶级观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第一节 梁漱溟早期“中国无阶级”观点的提出背景和内在逻辑
        一、中国政治历史的特殊性
        二、中国文化生成的特殊性
        三、中国革命发生的特殊性
    第二节 梁漱溟对“阶级斗争”最初态度及其转变条件
        一、拒绝阶级斗争的“民族自救运动”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及其失败
        三、乡村建设运动受挫后的独立思考
    第三节 梁漱溟晚年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认识
        一、承认阶级差别
        二、承认阶级对立
        三、承认阶级斗争
    小结
第三章 梁漱溟的农民观和马克思主义农民革命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农民革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
        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第二节 梁漱溟和毛泽东农民观异同
        一、从下到上与从上到下
        二、革命与改良
        三、毛泽东与梁漱溟关于农民问题之讨论
    小结
第四章 梁漱溟的社会主义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节 梁漱溟对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态度
        一、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
        二、梁漱溟对社会主义的接触与研究过程
        三、梁漱溟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理解
    第二节 梁漱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态度转变过程
        一、“人心”是梁漱溟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点
        二、儒家文化是梁漱溟接受社会主义的前提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以下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26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26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