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非确定性知识—后现代视域内的知识观

发布时间:2023-06-03 05:14
  知识观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后现代社会和哲学的发展,知识观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后现代的世界是如此多元和不确定,因此应抛弃现代主义者追求简单、完整和确定的幻想。在后现代视域内,人们趋向于知识的主观性和非确定性,但许多人仍对后现代知识观持批判和否定态度,因此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阐释和解析后现代视域内知识观的独特性及其意义。首先,回溯知识观的渊源,凸显其嬗变。其次,对传统的客观性知识进行批判,界定其特征并剖析其理论和现实困境。最后在与传统知识观进行比较中,界定后现代知识观的非确定性特征和本质,并为其超越传统寻求理论支撑点和奠定基础,并简要地评价非确定性知识的理论意义。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知识观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知识观
        一、“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知识观
        二、“回忆说”—柏拉图的知识观
        三、“关于原因的普遍性知识”—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观
    第二节 近代西方的知识观
        一、唯理论的知识观
        二、经验论的知识观
        三、怀疑论的知识观
    第三节 现代西方的知识观
        一、实证主义的知识观
        二、历史主义的知识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客观性知识及其批判
    第一节 传统知识观的客观性本质
        一、客观性
        二、普遍性
        三、绝对性和价值中立性
    第二节 客观性知识的理论缺陷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客观性知识的理论缺陷
        二、历史困境
        三、现实困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观的后现代视野
    第一节 后现代知识观与传统知识观的关系
        一、后现代知识观对传统知识观的继承
        二、后现代知识观对传统知识观的批判与反思
    第二节后现代知识观的非确定性追求
        一、后现代的旨趣
        二、非确定性知识的主要表现
        三、非确定性知识的理论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828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28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