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人之有限论:康德批判哲学的始基

发布时间:2023-06-03 20:50
  “人是什么”是批判哲学的核心问题,康德的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乃至历史哲学无不导源于此。“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是康德对人的基本界定,即本文所谓的“人之有限论”,它是我们厘清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批判哲学得以证成的枢机所在,可谓康德哲学的“观念之底”。康德以此为基点成就了批判哲学的系统性和一体化,最终完成了对“人是什么”这一先验人类学命题的整体探究。始于对“人之有限性”的深刻体会与系统反思,康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之有限论”思想。本文力图以康德对“人之有限论”的持守与反思为起点,勘察“人之有限论”与整个批判哲学(包括其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以及历史哲学等)之间的内在关联,揭橥这一思想贯穿整个批判哲学发展始终的隐性机密,并在此基础上,重审康德“人之有限论”思想对启蒙理性的训诫与反思,以为当下作借镜。基于此,我们首先从康德对“人之有限论”的触及、它的基本内蕴及其所体现的独特性为切入点,继而逐步深入到由理论理性的有限性、实践理性的有限性、反思判断的有限性以及历史理性的有限性所构成的“人之有限论”思想,揭示它对整个批判哲学成就建筑式严密体系的奠基之功。在康德看来,人类理性最为关切的问题都指...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二、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三、研究内容概述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康德哲学中的“人之有限论”
    第一节 康德何以触及“人之有限论”
        一、“知性无能”的体会
        二、生命的“一次性”
        三、“信仰”护航的重责
    第二节 康德“人之有限论”的基本内蕴
        一、理论理性的有限性
        二、实践理性的有限性
        三、反思判断的有限性
        四、历史理性的有限性
    第三节 康德“人之有限论”的独特性
        一、“死亡急促地唤醒了我了解生命中事物的渴望”
        二、思想家因“人之有限”而起“喧哗”与“骚动”
        三、康德“人之有限论”的独特性
第二章 理论理性的有限性:先验认识论的始基
    第一节 感性的有限性与纯粹数学何以可能
        一、感性的有限性
        二、纯粹数学何以可能
    第二节 知性的有限性与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
        一、知性的有限性
        二、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
    第三节 理论理性的有限性与一般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一、将形而上学误为认识对象所导致的认知困局
        二、形而上学作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
        三、限制知识为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新奠基
第三章 实践理性的有限性:道德哲学的始基
    第一节 道德律植根于“有限的理性存在者”
        一、自由是道德哲学的核心范畴
        二、道德律蕴含着人的有限性
    第二节 敬重感:有限之人通达“自由”的情感力量
        一、“敬重感”对善恶评判中有限性的“补救”
        二、敬重感:通达“自由”的情感力量
    第三节 至善与信仰:有限之人通达“自由”的理性愿景
        一、“至善”理想与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二、生命的有限性与“至善”的不可能
        三、道德“悬设”揭露出的有限性与信仰重塑
第四章 反思判断的有限性:先验美学的始基
    第一节 反思判断的有限性
        一、反思性判断是一种单称判断
        二、“合目的性原则”作为反思判断的先验原则
    第二节 作为反思判断的鉴赏判断“要求”普遍有效
        一、鉴赏判断能否“要求”普遍有效
        二、鉴赏判断的普遍性是一种主体间的普遍性
    第三节 “鉴赏判断何以具有普遍有效性”
        一、“评判在先”是“关键”
        二、“审美共通感”是根源
第五章 历史理性的有限性:康德历史哲学的始基
    第一节 康德独特的“史学”观
    第二节 历史理性的有限性与目的论原则的引入
        一、目的论原则背后透视着理性自身的有限性
        二、历史本体的不可知性
    第三节 目的论原则下历史哲学的有机构成
        一、自然隐秘计划:历史发展的潜在目的因
        二、非社会的社会性:历史发展的动力因
        三、永久和平:历史发展的最终指向
第六章 “人之有限论”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
    第一节 “人之有限论”对启蒙理性的训诫与反思
        一、何谓启蒙、启蒙理性?
        二、过度“启蒙”导致的问题与后效
        三、康德做出的训诫与反思
    第二节 康德“人之有限论”对当下的启示
        一、持守理性的自我批判与明晰理性的界限
        二、“人是目的”
        三、“道德衰微”的今天理应重视“德性伦理”的价值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科研成果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0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30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9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