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国家逻辑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03 22:02
  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逻辑,都以自由为共同的目标,却在逻辑路径上有所分歧。黑格尔从理念出发,通过思辨的辩证法将理念的自我规定发挥成判断,建构出以伦理实体为目的的政治国家及其普遍规定。在政治国家中,个人的自由必须被保存于国家总体中,通过普遍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来实现,而这一普遍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又以个人在市民社会中能把普遍性形式作为中介的手段为准备条件。因此,黑格尔国家逻辑的展开脉络为市民社会的外部国家系统、政治国家和伦理实体。青年马克思的国家逻辑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国家建构为具体的总体,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的前提。以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为开端,马克思不仅把现实的人作为主体,他同时还对黑格尔思辨的辩证法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使其发挥出批判作用,从而又建构出现实国家的批判逻辑。因此,青年马克思的国家逻辑划分为现实国家批判逻辑和理想国家建构逻辑两部分,完整的展开脉络为抽象共同体的批判、虚幻共同体的批判和真正的共同体的建立。个人的自由在黑格尔那里是个体通过自我规定把意识提升至普遍性的过程,也是主观概念通过推论的基本形式将客体纳入自身实现概念及其客观化的统一的过程。推论的基本形式是质的推论,个体通过...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黑格尔国家哲学的逻辑基础
    一、思辨的辩证法
    二、判断与推论
        (一)判断
        (二)推论
第二章 黑格尔国家逻辑的展开
    一、国家的定义
    二、外部的国家系统
        (一)需要的体系
        (二)公共权威
        (三)代表制
    三、政治国家——立宪君主制国家形态
        (一)政治心意
        (二)政治国家及其制度
    四、伦理实体
第三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的逻辑批判
    一、对判断主谓颠倒的批判
    二、对推论原始统一性的批判
        (一)君王主权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二)官僚政治本身的对立
        (三)立法权中的对立
        (四)等级要素的内在矛盾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的国家逻辑
    一、现实的人是主体
    二、对现实存在立场的转换
    三、取缔辩证法的实证性
    四、建立科学“实证”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0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30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8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