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观

发布时间:2023-08-15 19:5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理论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展现的空间形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下,结合社会现实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探讨。社会空间理论没有脱离时间概念,但却不依赖于时间历史的视角,时间作为隐线为空间服务。社会历史中时间视域是社会历史演变的尺度,“社会空间”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在社会形态下呈现出的各种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形式。其中“时空压缩”、“空间转向”、“时空延伸”、“虚拟时空”等都是社会空间的外化的直观形式,是不同社会发展时代背景下的空间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展现。在资本主导下,人依然处在对“物”的依赖上,这样就无法实现人的解放,人只有摆脱对物的依赖性,回归人的类本质,人才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观对我国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不能单纯简单的以“时间”去看“时间”、以“空间”去谈“空间”,需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观的内在本质与结构进行梳理。时间和空间是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时期的感性(感知)的时间空间,更是工业发展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人的活动的时间...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上世纪末我国对于传统空间观的学科界定分析及研究路径的探索
        二、西方现代时空观维度的研究
        三、当代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观研究的新拓展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空间的定义及其结构
        一、社会空间的自然属性
        二、社会空间的社会属性
        三、社会空间的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社会空间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空间的延续性
        二、社会空间的物质性
        三、社会空间的实践性
        四、社会空间的公共性
    第三节 社会空间的发展历程与人的空间生产
        一、封建土地制度时期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期
        三、社会主义时期
第三章 世界历史下的空间生产与城乡关系
    第一节 社会空间发展的新时期
        一、世界市场的空间发展
        二、资本主义的全球空间生产
        三、资本全球化下的社会空间形态
    第二节 资本主导下的城乡空间
        一、城市空间: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场所
        二、城乡空间同质化
        三、城乡空间的断裂性
    第三节 城乡空间的宏观问题:城乡差距
        一、工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乡融合的基础
        二、“绿色空间”的发展:城乡的协调发展
        三、农民市民化:城乡的和谐发展
    第四节 城乡空间生产的微观问题:住宅问题
        一、人的基本生存空间
        二、人的生产空间
        三、人的社会关系空间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展
    第二节 对人的自由解放提供科学指导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
        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人类共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对新时代中国空间发展的实践价值
        一、多向度发展
        二、内在协调原则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2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42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