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萨特历史人学思想的实践内涵

发布时间:2023-08-29 23:12
  本文的主题是以实践问题为线索,集中探讨萨特后期哲学所提出的历史人学思想,通过对实践内涵的具体阐述揭示萨特历史人学中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复杂的理论关系,也就是萨特的历史人学思想对他之前存在主义思想的坚持与超越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改造。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中的部分观点,开始将前期思想中绝对自由的个人置于社会、历史的场域中重新考察,并以实践为理论线索形成了他的历史人学思想,这标志着萨特理论上一次系统的转向。本文通过对萨特历史人学思想中实践概念的论述以及“实践—惰性”机制的阐明,探究了《辩证理性批判》中实践、辩证法、总体化三个相互联系的关键问题域的内在关系:实践的发展过程就是历史总体化的过程,辩证法的三种状态需要借助实践的发展过程才能被理解。萨特的历史人学思想对他前期唯心主义的存在论和孤立的个人主义观点具有批判和超越意义,同时也与前期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此外,他批判了当时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割裂理论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纯粹思想上的、固定不变的知识,忽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寻求证明的过程等理论立场。这种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者对...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萨特历史人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萨特思想转向的历史与生活实践背景
        一、西方社会的危机
        二、萨特个人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萨特哲学思想转向的理论背景
        一、萨特早期存在主义思想的理论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
第二章 萨特历史人学的实践内涵与理论展开
    第一节 萨特历史人学的实践概念
        一、萨特历史人学思想中实践观点的提出
        二、实践概念的内涵解析
    第二节 总体化与个人实践
        一、总体性与总体化的区分
        二、个人实践与历史的总体化
    第三节 人学辩证法的实践内涵
        一、实践的辩证法
        二、辩证法实践内涵的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实践机制
        一、萨特的实践—惰性概念
        二、实践、匮乏与人的异化
第三章 对萨特历史人学思想的反思
    第一节 萨特历史人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价值
        二、对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价值
    第二节 萨特历史人学思想的理论困境
        一、将实践抽象化
        二、将辩证法主观化
        三、片面强调个人实践的历史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4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44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