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意义批判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阐释

发布时间:2024-02-24 08:05
  辩证法是关于存在意义的逻辑,通常的实在论和认识论解释原则遮蔽了辩证法的意义维度。在哲学史上,黑格尔以生命解释原则实现了辩证法与存在论的合流,使辩证法成为存在论的逻辑,从而实现了对实在论和认识论解释原则的内在突破,把辩证法的意义维度在存在论层面上揭示了出来。但是,黑格尔的存在论表征的是存在觉解自身的神圣意义和个体心灵向往上帝的历程,因此,黑格尔辩证法作为存在论的逻辑是神义的大写逻辑。我们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阐释建立在黑格尔对辩证法加以存在论理解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解释原则,马克思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论性质,对存在的意义、资本的意义和历史的意义给予全新的阐发,从而使辩证法的意义维度从思辨的想象赋予转变为现实的实践生成,从天国“神义”转变为尘世的“人义”。存在论阐释揭示了辩证法视域中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辩证法对世界的批判是一种意义维度的批判。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世界观表现为对“神义”世界的解构和对“人义”世界的建构。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言 存在论阐释与辩证法的生命力
    1. 寻求意义的逻辑与辩证法的生命力
    2. 两种解释原则对辩证法生命力的遮蔽
    3. 存在论阐释与辩证法的生命力
第1章 辩证法与存在论合流:马克思辩证法存在论阐释的理论前提
    1.1 辩证法与存在论合流的思想背景
        1.1.1 抽象理性:思维方式的“有限化”
        1.1.2 总体破裂:社会生活的“碎片化”
        1.1.3 精神失落:宗教与伦理“虚无化”
    1.2 反思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论基础
        1.2.1 实体性
        1.2.2 主体性
        1.2.3 生命理念:思辨逻辑的存在论载体
    1.3 黑格尔辩证法否定性的存在论性质
        1.3.1 否定性的两种形式
        1.3.2 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否定性
        1.3.3 内在超越与黑格尔辩证法的生命力
    1.4 黑格尔辩证法与存在论合流的现代性意义
        1.4.1 知性思维方式与现代性的内在纠缠
        1.4.2 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与现代性批判
        1.4.3 重建伦理总体性与黑格尔的现代性解决方案
第2章 存在意义批判及其实践奠基: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基础
    2.1 反思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论基础
    2.2 马克思辩证法实践论基础的存在论意蕴
    2.3 马克思辩证法存在论基础的时间性视域
        2.3.1 非时间性:传统辩证法存在论视域及其内在困境
        2.3.2 时间性:当代辩证法理论的存在论视域
        2.3.3 时间性的存在论视域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
第3章 资本意义批判及其内在瓦解: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批判
    3.1 存在论批判:辩证法理论的固有任务
    3.2 资本的存在论基础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
        3.2.1 实体本体论:资本逻辑的存在论基础
        3.2.2 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局限性
    3.3 马克思辩证法对资本逻辑的存在论批判
第4章 历史意义批判及其人学阐释: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旨趣
    4.1 历史的意义与作为内涵逻辑的辩证法
        4.1.1 辩证法作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4.1.2 历史的意义与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4.1.3 生命意义的历史观与辩证法的生命内涵
    4.2 存在与救赎:黑格尔辩证法的神性本质
        4.2.1 概念的内涵:抽象理智与生命现象的和解
        4.2.2 精神现象的悲剧历程与概念辩证法的历史性
        4.2.3 救赎的逻辑:黑格尔辩证法的神学性质
    4.3 存在与解放:马克思辩证法的人学性质
        4.3.1 感性实践活动:生命真实存在方式的确立
        4.3.2 有“根”的历史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克服
        4.3.3 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辩证法的解放旨趣
第5章 属人的意义世界: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世界观
    5.1 反思流俗的世界观理解
    5.2 意义总体性与辩证法的世界观
    5.3 马克思辩证法的世界观革命
结语 辩证法与可能世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908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08686.html

上一篇:《孔丛子·嘉言篇》所见孔子言行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