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乡村教育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8 18:17
  二零二零年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任务,但是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长期的扶贫工作证明,乡村教育扶贫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减贫的治本之策,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教育扶贫将面临新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研究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人的问题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也始终是乡村教育扶贫的工作重心。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起点,在开展乡村教育扶贫工作时,应聚焦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境遇。通过研究可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乡村教育扶贫的现实目标需与人的发展的当代维度相结合,而乡村教育扶贫的理想目标应与人的发展的未来维度相结合,从而保障乡村教育扶贫的目标符合人类的发展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主体的人是其重要支柱,其对乡村教育扶贫培育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实践观则对人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乡村教育扶贫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应依据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确定其方法路径。综上,通过分析当前乡村教育扶贫的形势,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教育扶贫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逻辑
    2.1 逻辑起点: 现实的人
        2.1.1 “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2.1.2 教育扶贫应聚焦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境遇
    2.2 目标指向: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2.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旨归
        2.2.2 人的发展的当代维度与教育扶贫的现实目标
        2.2.3 人的发展的未来维度与教育扶贫的理想目标
    2.3 核心内容: 主体的人
        2.3.1 “主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支柱
        2.3.2 教育扶贫应着力培育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2.4 方法路径: 人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
        2.4.1 实践在人的生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2.4.2 教育扶贫是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
        2.4.3 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是确定教育扶贫方法路径的依据
第三章 我国乡村教育扶贫的现状及其人学审视
    3.1 我国乡村教育扶贫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3.1.1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1.2 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
        3.1.3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1.4 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3.2 当前乡村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3.2.1 教育扶贫对象的非精准性与非差异性
        3.2.2 教育扶贫目标的功利性与短视性
        3.2.3 教育扶贫内容的片面性与狭隘性
        3.2.4 教育扶贫方法路径的粗放性与非动态性
    3.3 乡村教育扶贫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部分教育扶贫主体观念陈旧
        3.3.2 教育扶贫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
        3.3.3 教育扶贫资源的配置不够优化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乡村教育扶贫路径选择
    4.1 确立终极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教育扶贫目标体系
        4.1.1 阶段性目标: 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4.1.2 终极目标: 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2 完善“扶德、扶志、扶智、扶能”相结合的乡村教育扶贫内容体系
        4.2.1 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4.2.2 实现从“无力脱贫”向“能够脱贫”转变
    4.3 完善教育扶贫的精准识别机制
        4.3.1 完善教育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机制
        4.3.2 实现教育扶贫从“漫灌式”到“滴灌式”的转变
    4.4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的治理体系
        4.4.1 改善贫困人口对教育的认识
        4.4.2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的治理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实践项目



本文编号:3948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48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