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6-15 08:02

  本文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09-04-07  山前那个贼 发布

14个回答 时间 投票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lt198625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6分)

    世界观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对世界的看法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会如何,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伦;反过来说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

    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材8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范围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是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

    2、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世界共同本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也不能取消具体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作用。

    (科学的科学对吗?为什么?“科学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他们认为,“科学的科学”包罗万象的,从而混淆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事实上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既相互区别,由相互联系的。)(选)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教材6(掌握)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方面: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和为第一性的问题(成为本原问题),对这个体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己任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认识物质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3、意义:

    (1)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要从客观出发而不要从主观出发,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

    五、唯物主义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教材8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征:

    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说明整个物质世界;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缺点是带有只管猜测的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征: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在用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机械性:用力学的尺度解释一切“任何动物都说成是机器”。

    (2)形而上学性:用鼓励、精致、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逗人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不成地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

    六、*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一起考1、2、3或分考3)

    1、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积极的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2、紧急根源: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由于剥削者脱离生产,垄断了精神生产活动,因而总是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当他们把这种观点加以理论化,西永华以后就形成了唯心主义。

    3、认识论根源;

    第一,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观与客观,人士与事件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或者把认识的某一片断加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第二,夸大感性认识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夸大理性认识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七、辩证法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选)

    1、古代朴素辩证法:

    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

    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选)

    1、历史条件: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资本主义盛会,其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越来越计划,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2、自然科学条件:三大发现(1)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2)细胞学说(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的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的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九、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教材10

    十、建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 教材10(12分)

    十一、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材15(没有考过)

    十二、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错误是什么?教材11
    第二章 唯物论(第1部分物质论)

    一、物质概念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教材30

    二、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如何理解辩证无为注意的物质观?)教材32

    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的关系 教材33

    四、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常考)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人的意思,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关系:(1)从物质看,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如果把物质和运动分开,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2)从运动看,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如果把运动和物质分开,设想离开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因此,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特性。(选)

    五、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教材35(12分或考选择)

    六、承认向相对静止的意义(选)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科学区分十五。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七、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为何是客观的?)教材37

    八、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教材40

    九、为什么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的哲学依据?教材56(12分或选)

    第二章(第2部分意识论)

    一、意识的起源 教材41(12分或选)

    二、意识的本质(什么叫意识)教材44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 教材46(常考)

    四、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的关系 教材46

    五、*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55(12分必须会)

    第三章 辩证法(第一部分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一、普遍联系的概念及意义 教材60-62

    二、联系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教材62(2003年考过小题)

    三、如何正确认识条件 教材63

    四、什么是系统及主要特征 教材64-65(选)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有序性,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

    五、政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教材65-66(记)

    六、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教材67(选)

    (世界既是事物的集合体,也是过程的集合体)

    七、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及根本分歧)

    辩证法是联系、发展、全面考察问题的观点;

    形而上学是孤立、精致、片面考察问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即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承认矛盾时辩证法的实质,否认矛盾是形而上学的要害。(选)

    八、为什么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教材67(选)
    第三章(第二部分对立统一规律)(大题)

    一、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教材72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76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论)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而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二)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

    1、区别:在一对矛盾中,闹吨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其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方面,无所谓次要方面,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方面的解决。

    3、二者在一定的调价下互相转化。

    (三)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学会区分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参考题: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3-4分,联系实际3-4分)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72

    五、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教材74-75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分题或选)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分题或选)

    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教材75-76(12分)

    七、*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材71

    第三章(第三部分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及其意义 教材81

    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83(大题)

    参考题: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做量的积累,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转变。)

    三、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材85

    第三章(第四部分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选)教材87

    二、*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教材88-89(背)

    自我否定发展联系扬弃

    三、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教材88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材90-91

    (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事件的指导意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章(第五部分辩证法的五对范畴)(考概念)

    一、简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2

    二、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4

    (如何看待机遇问题?(1)机遇是偶然性的发现;(2)基于背后隐藏着必然性;(3)实践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发现必然规律)

    三、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8

    (分清楚四种情况: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能,可能性有客观根据,不可能没有客观根据;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者都有客观根据,现实可能性是目前有条件实现,抽象可能性是目前没有条件实现;三,要分清两种相反的可能性,极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四、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00

    五、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0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二、劳动在猿变人中的作用(为什么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教材137(选)

    三、为什么劳动是一般性和社会形式的统一 教材138-139(选)

    四、什么是劳动的社会性?(选)

    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2、劳动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3、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

    五、人与动物的区别 教材139(选)

    六、什么是生态系统?他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教材141(选)

    七、*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教材142(当前重点)

    八、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 教材144

    九、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二、劳动在猿变人中的作用(为什么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教材137(选)

    三、为什么劳动是一般性和社会形式的统一 教材138-139(选)

    四、什么是劳动的社会性?(选)

    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2、劳动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3、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

    五、人与动物的区别 教材139(选)

    六、什么是生态系统?他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教材141(选)

    七、*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教材142(当前重点)

    八、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 教材144

    九、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ca>

    09-04-07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八九七十二897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原则性的区别:
    第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项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因而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辩证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09-04-07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玉儿坏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6分)

    世界观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对世界的看法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会如何,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伦;反过来说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

    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材8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范围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是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

    2、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世界共同本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也不能取消具体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作用。

    (科学的科学对吗?为什么?“科学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他们认为,“科学的科学”包罗万象的,从而混淆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事实上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既相互区别,由相互联系的。)(选)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教材6(掌握)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方面: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和为第一性的问题(成为本原问题),对这个体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己任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认识物质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3、意义:

    (1)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要从客观出发而不要从主观出发,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

    五、唯物主义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教材8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征:

    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说明整个物质世界;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缺点是带有只管猜测的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征: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在用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机械性:用力学的尺度解释一切“任何动物都说成是机器”。

    (2)形而上学性:用鼓励、精致、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逗人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不成地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

    六、*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一起考1、2、3或分考3)

    1、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积极的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2、紧急根源: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由于剥削者脱离生产,垄断了精神生产活动,因而总是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当他们把这种观点加以理论化,西永华以后就形成了唯心主义。

    3、认识论根源;

    第一,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观与客观,人士与事件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或者把认识的某一片断加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第二,夸大感性认识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夸大理性认识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七、辩证法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选)

    1、古代朴素辩证法:

    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

    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选)

    1、历史条件: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资本主义盛会,其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越来越计划,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2、自然科学条件:三大发现(1)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2)细胞学说(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的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的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九、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教材10

    十、建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 教材10(12分)

    十一、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材15(没有考过)

    十二、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错误是什么?教材11
    第二章 唯物论(第1部分物质论)

    一、物质概念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教材30

    二、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如何理解辩证无为注意的物质观?)教材32

    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的关系 教材33

    四、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常考)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人的意思,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关系:(1)从物质看,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如果把物质和运动分开,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2)从运动看,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如果把运动和物质分开,设想离开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因此,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特性。(选)

    五、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教材35(12分或考选择)

    六、承认向相对静止的意义(选)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科学区分十五。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七、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为何是客观的?)教材37

    八、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教材40

    九、为什么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的哲学依据?教材56(12分或选)

    第二章(第2部分意识论)

    一、意识的起源 教材41(12分或选)

    二、意识的本质(什么叫意识)教材44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 教材46(常考)

    四、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的关系 教材46

    五、*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55(12分必须会)

    第三章 辩证法(第一部分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一、普遍联系的概念及意义 教材60-62

    二、联系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教材62(2003年考过小题)

    三、如何正确认识条件 教材63

    四、什么是系统及主要特征 教材64-65(选)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有序性,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

    五、政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教材65-66(记)

    六、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教材67(选)

    (世界既是事物的集合体,也是过程的集合体)

    七、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及根本分歧)

    辩证法是联系、发展、全面考察问题的观点;

    形而上学是孤立、精致、片面考察问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即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承认矛盾时辩证法的实质,否认矛盾是形而上学的要害。(选)

    八、为什么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教材67(选)
    第三章(第二部分对立统一规律)(大题)

    一、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教材72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76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论)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而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二)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

    1、区别:在一对矛盾中,闹吨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其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方面,无所谓次要方面,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方面的解决。

    3、二者在一定的调价下互相转化。

    (三)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学会区分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参考题: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3-4分,联系实际3-4分)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72

    五、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教材74-75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分题或选)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分题或选)

    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教材75-76(12分)

    七、*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材71

    第三章(第三部分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及其意义 教材81

    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83(大题)

    参考题: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做量的积累,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转变。)

    三、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材85

    第三章(第四部分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选)教材87

    二、*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教材88-89(背)

    自我否定发展联系扬弃

    三、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教材88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材90-91

    (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事件的指导意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章(第五部分辩证法的五对范畴)(考概念)

    一、简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2

    二、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4

    (如何看待机遇问题?(1)机遇是偶然性的发现;(2)基于背后隐藏着必然性;(3)实践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发现必然规律)

    三、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8

    (分清楚四种情况: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能,可能性有客观根据,不可能没有客观根据;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者都有客观根据,现实可能性是目前有条件实现,抽象可能性是目前没有条件实现;三,要分清两种相反的可能性,极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四、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00

    五、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0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二、劳动在猿变人中的作用(为什么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教材137(选)

    三、为什么劳动是一般性和社会形式的统一 教材138-139(选)

    四、什么是劳动的社会性?(选)

    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2、劳动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3、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

    五、人与动物的区别 教材139(选)

    六、什么是生态系统?他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教材141(选)

    七、*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教材142(当前重点)

    八、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 教材144

    九、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二、劳动在猿变人中的作用(为什么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教材137(选)

    三、为什么劳动是一般性和社会形式的统一 教材138-139(选)

    四、什么是劳动的社会性?(选)

    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2、劳动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3、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

    五、人与动物的区别 教材139(选)

    六、什么是生态系统?他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教材141(选)

    七、*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教材142(当前重点)

    八、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 教材144

    九、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

    09-04-09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钓鱼台灯

    辩证自然观点认为,守恒从本质上来说是事物转化的一种特定关系。当一种物质运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运动时,必定按照反向变化关系进行,即转化中必定同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变化,有得必有失,有增必有减,有合必有分,有进必有退,有新必有旧,有生必有死等等,而且它们之间在量上保持着某种恒定的关系。
    仔细琢磨这个定理,我认为,其中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从某一种物质运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的运动,而不单是某单独一种物质的运动。也就是说,不能拘泥于这个物质运动本身,要从整体来看待这个变化,才能发现这个定理的正确性,否则的话是发现不了的。 比如,风力发电,风能转化为电能,其中所包含的能量是不变的;即使没有风力发电,风能也总可以转化为其它能量,比如,在海上吹起波浪,在麦田里吹起麦浪,其风能就转化为波浪或者麦浪的势能;风吹在裸露的岩石上,其风能就转变成空气与石块摩擦的产生的热量;风吹时空气摩擦本身也会产生热量;大风呼呼地吹起来的声音,就是风的能量转化为声音的能量。上面这些能量的转化是同时进行的,是难以做详细区分的,但风从吹起来到逐渐消失,其风能全部转化成了其它能量,这一点是确定的。所以说,任何一种物质运动都是伴随着运动的转化的,没有转化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第二层含义,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改变的。这一点比较难理解,有的同志可能会从打乒乓球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他想,谁说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改变的?这个乒乓球,打过来,打过去,飞到这,飞到那,不就是变来变去的吗?怎么能说是不可改变的呢?
    乒乓球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每次被打回去,我们都得用球拍去接触它,在把球打回去的同时,球拍也受到了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乒乓球施加的。当然,对于人来说,这个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某个运动的物体虽然因撞上了另一个物体而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这两个物体的总的运动状态却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则你必须以反向改变其它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代价。也就是说,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改变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物质运动的转化都是有其两面性的,有正的和反的两个方面的运动,两方面都要考虑到。如果只考虑到其中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不免会造成错误的认识。
    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在很多谚语中有生动的反映,比如:“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过往必须矫正”,等等,都反映出我们古代人民对这一现象的观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大禹的父亲不懂这个道理,试图把四处泛滥的洪水给堵住,结果,堵了这边,堵不了那边;防了这里,防不了那里,到后来,把自己的老命也给赔上了。大禹知道堵是堵不住的,立足于疏导,终于把洪水给治理好了。也就是说,天下大势,是没有办法去阻碍的,“螳螂挡车,自不量力”,只有顺应这个大势,才能取得成功,“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有着深刻的道理的。
    新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深刻反映了这一点。我们以前对这一点理解不深刻,以为某些物质运动是“好的”,另一些物质运动是“坏的”,因此我们要做“好的”运动,不要做“坏的”运动,这样就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这样很容易犯绝对主义的错误,容易走上极端。比如,我们以为群众运动是取得一切成功的不二法宝,只要发动了人民,什么事情都可以办成,于是发动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甚至把家里的铁锅也给砸了炼铁,把家具烧了当柴,以为这样就能很快“赶英超美”了;我们认为麻雀是坏的,所以发动了全国人民来敲锣打鼓消灭它;我们坚决反对所谓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事情,都是多么的滑稽可笑,但其实这些都是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而绝对主义的错误,今天的人们也在不停地犯着,只不过可能犯的错误没有那么大罢了。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笑他们,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对新生事物不要抱有成见.国际关系也是这样。我们曾经和某个北方的大国搞得一片火热,曾经和某个南方的小国亲如一家,但是到后来却都刀兵相见。当然,现在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又都不错了,但是并不排除以后又有不愉快的时候,因为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自己国家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怎样才能避免犯绝对主义的错误呢?关键一点是,要容许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出现,要欢迎百家争鸣,不要搞一言堂,因为真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要善待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人,即使他们是少数派。正象一位伟人所说的,“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表达你的观点的权利”。                                    
    历史上也证明,当一个国家整体上下只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这个国家往往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当中,是很容易走上一条歧路的。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但是还不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9-04-10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孙老四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收回香港、澳门,实现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1983年以后,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对“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了具体阐述。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获得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概括地说,就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存,谁也不吃掉谁。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经由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中国政府自1979年开始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两岸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外国人投资等均受法律保护。
      (三)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台湾党、政、军、经、财、文等事宜都自行管理,有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代表人士,还可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与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但中国无义务对任何图谋分裂中国的行动,作出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09-04-17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zfkk1978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大陆这个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3)实行“一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国境内,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4)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如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实行独立的财政预算,中国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的私人财产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在一个中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至少五十年不变。这是稳定台、港、澳地区人心,保持台、港、澳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为了下个世纪五十年内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需要。


    理解:“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因为:第一,它符合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与大陆长期相分离。但是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港、澳、台地区人民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思想、道德、意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割断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血溶于水”的亲情。因此,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第二,“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大陆和港澳台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保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既能保持双方经济发展的稳定,又能为各自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

    第三,“一国两制”充分照顾美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一些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香港被英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英国在香港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香港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美国、 日本、西欧等在那里有大量的投资。澳门的问题也与香港类似。实行“一国两制”,台、港、澳高度自治,繁荣稳定,也就保证了这些国家、地区的利益。

    第四,“一国两制”不仅考虑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更考虑了大陆地区的现实。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不考虑这个主体,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谁能够制定这样的政策?没有哪个人有这个胆识,哪一个党派都不行。……这个胆略是要有基础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所以,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以“一国两制”方案统一中国,即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照顾了有关国家在港、澳、台的利益,充分尊重港、澳、台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人民习惯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这一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居民安居乐业。因而是一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09-04-17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zf1978726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收回香港、澳门,实现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1983年以后,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对“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了具体阐述。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获得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概括地说,就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存,谁也不吃掉谁。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经由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中国政府自1979年开始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两岸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外国人投资等均受法律保护。
      (三)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台湾党、政、军、经、财、文等事宜都自行管理,有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代表人士,还可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与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但中国无义务对任何图谋分裂中国的行动,作出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09-04-17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孙老四

    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条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古今中外,无论是当权者还是一般善良的百姓,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社会。对此,各国政治先哲们开过许多药方,当今世界也不乏长期没有动乱、没有战争、社会矛盾不那么尖锐、各方面关系比较和谐的社会的例子。但问题在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今天中国的具体环境下构建和谐的社会?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机会平等,就是每个公民,不管贫富“贵贱”、能力高低、是男是女,都有平等参与机会竞争的权利。竞争的结果是另一回事,但每个人都享有得到这种机会的权利,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可剥夺。这是社会公正与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能保证做到机会平等,就能最大限度地激活社会活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能使人们心平气顺。今天社会上许多怨气就是产生于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真正做到机会平等。如公职、就业、教育等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有些人、有些群体被公开或暗中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各种社会不公,有些单位和企业实际存在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长相歧视现象,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在小范围选用干部的做法,以及经济活动中的种种黑箱作业……无不属于这方面的问题。那些被无辜排斥在机会之外的人们,怎么能让他们跟社会和谐呢?
     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须知,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贫困,才能有效地医治许多社会病和消除社会裂痕。 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邓小平看得准,他剥去种种貌似革命的假社会主义理论的外衣,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且要加快发展。20多年来,国家成就斐然,初步实现了小康,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大为减少。这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对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还不够坚实,还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党第一要务不动摇,最终彻底消除贫困,铲除社会不和谐的土壤。
     抽肥补瘦,缩小贫富差别,是缓和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普遍做法。有穷有富,是迄今为止的社会常态。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试图建立一种人人过着一样贫富生活的社会。实践证明,那种模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失去竞争能力,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但由于人的能力不同,主客观条件不同,获得机遇的先后和多寡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一般社会都会出现的穷富差别,地区差别。对于这种现象,党、政府和社会,首先应承认合理合法的差别,不应采取贫富拉平的做法,要继续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竞争发财致富,同时通过政策为弱势人们和地区创造必要的条件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尤其要通过依法税收将富人和富裕地区的一部分财富收上来进行第二次分配,部分税收用于发展公益事业,部分用于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补贴,这叫“抽肥补瘦”。实践证明,这是许多国家都实行的有效政策。
     当然,对以权谋私,通过各种腐败手段非法暴富的人,必须坚决没收非法所得,实行坚决打击。他们与劳动致富者和合法经营致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化解和处理社会矛盾,是增进社会和谐所应该提倡的文明方法。其实社会矛盾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会存在的,只是尖锐程度不同而已。社会要形成习惯于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和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化解和处理矛盾的机制和社会氛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只会用以暴力对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结果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社会积累的巨大破坏,最后还是人民吃亏。今天的社会与过去不同了,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完全应该而且能够通过沟通、协调、调解以至行政、法律等文明的方式来解决。通过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贫济困的风气,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形成讲诚信,重责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风尚。
     在中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键是执政党自身。首先执政党内部,特别是领导高层,必须是和谐的,团结的。过去一个严重的教训,是党的高层不和谐,斗争不断。高层不和谐,下面各级能和谐?党内不和谐,社会能和谐?今天不同了,全党上下很和谐。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党组织,7000万党员,只要共产党内部和谐,全国就乱不了。当然党内要和谐,必须发扬党内民主,营造党内发表不同意见和平等讨论的环境,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把全党积极性调动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改革开放,是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但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调整化解各种矛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社会。

    09-04-18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rtwq

    一种认为中国自古无逻辑。王国维就认为中国传统思维缺乏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训练,因而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他说:“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及分析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所长,宁在于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也。夫战国议论之盛,不下于印度六哲学派及希腊诡辩学派之时代,然在印度,则足目出而从数论、声论之辩论中,抽象之而作因明学。陈那继之,其学遂定。希腊则有亚里士多德自爱利亚派、诡辩学派之辩论中,抽象之而作名学(指逻辑学)。而在中国,则惠施、公孙龙等所谓名家者流,徒骋诡辩耳!其于辩论思想之法,则固彼等之所不论,而亦其所不于论者也。故我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指逻辑学),有文学而无文法,足以见抽象与分类二者,皆我国人之所不长。”
      一种认为作为工具系统的逻辑学思想不仅在西方存在,中国也古已有之。清代学者孙诒让就在给梁启超的一封信中,称赞《墨经》所揭示的逻辑原理“有如欧士亚里士多德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作为近代第一个对中西逻辑做比较研究的学者严复,在其《名学浅说》中也认为“夫名学之为术,吾国秦前,必已有之”。梁启超则认为,逻辑学在中国古代虽不发达,但其“萌芽之稍可寻者,惟先秦诸子而已”,“(先秦)诸子中持论理学最坚而用之最密者,莫如墨子。《墨子》一书,盛水不漏者也,纲领条目相一贯,而无成或抵牾者也。何以故?有论理学为之城壁故”。因此,他在《墨经校释·自序》中认为,“《墨经》殆世界最古名学(逻辑学)书之一也”。宣称:“吾东方之培根,已生于两千年以前”,并且慨叹:“这部名著(指《墨经》)是出现在亚里士多德以前一百多年,培根、穆勒以前二千多年。他内容价值大小,诸君把那四位的书拿来比较便知,我一只字也用不着批评了。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有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二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为此他还伤感“以全世界论理学一大祖师,而二千年来,莫或知之,莫或述之”。而在胡适看来,“所谓名学,就是逻辑”,因而他的《先秦名学史》实际上就是先秦逻辑史。至于章士钊,则更是直言不讳地断言:“逻辑之名起于欧洲,逻辑之理,存乎天壤。”故而“逻辑起于欧洲,而理则吾国所固有”。在他看来,“欧洲逻辑言三段,印度因明言三支,吾国逻辑言三物。同一理也”,因此,“先秦名学与欧洲逻辑,信如车之双轮,相辅而行”。
      思想家们的这些认识,体现了他们在急欲介绍西方科学尤其是逻辑科学以振弱的同时,不忘探究中国先秦逻辑思想的民旗情怀。这种情怀使思想家们在介绍西方逻辑学的同时,也借用西方逻辑学的知识,开始挖掘中国古代思维方法中的合理内容,注重了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同时,这种情怀也使得西方逻辑学在移植的过程中,以适宜的载体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相连接,从而顺应了人们的接受心理。因此,近现代的启蒙思想家们一改以往其对先秦典籍使用的训诂、考证的方法,对先秦典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整体理解,他们从西方逻辑中获得了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诠释中国古代逻辑义理的根据和方法。
      这种新的研究方法,理所当然地刺激了中国近代学者比照西方逻辑学的知识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严复、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章士钊等人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但这种新的比较研究方法是以西方逻辑为范本来探讨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梁启超即毫不讳言地说:“吾侪所恃利器,实洋货也。”他将自己研究墨家逻辑思想的方法概括为“凭借新知商量旧学”。这种所谓的“商量”就是“以欧西新理比附中国旧学”,“以欧美现代思想衡量古人”。
      在落后西方甚多的年代中,任何一种科学研究的努力,都会急切地与民族自尊联系起来。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梁启超就视这种方法为“增长国民爱国心之一法门”。而胡适也认为,“中国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曾极大地受害于没有适当的逻辑方法”,因此需要“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直至今天已经发展了的哲学和科学的方法来填补”。但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我们中国人如何能在这个骤看起来同我们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新世界前感到泰然自若?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以及自己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民族,在一个新的文化中决不会感到自在的。如果那新文化被看作是从外国输入的,并且因民族生存的外在需要而被强加于它的,那么这种不自在是完全自然的,也是合理的。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有组织的吸收的形式,而是采取突变替换的形式,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这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因此,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固有的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因此,胡适将眼光放至先秦时代的非儒学派,认为正是“在这些学派中可望找到移植西方哲学和科学最佳成果的土壤。关于方法论问题,尤其如此”。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哲学家和哲学研究在运用思考与研究的新方法与工具时感到心安理得”。这种心绪上的价值指归,无疑是既要学习西方逻辑,同时又不自愧弗如。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原理都有其实现的世纪。”近代中国逻辑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在怎样认识中西逻辑尤其是在怎样给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定位,能否对不同的逻辑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等方面,其意义、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它在具体揭示中西逻辑体系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的过程中,表明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运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所表达和概括出来的逻辑体系中,不但具有人类思维的普遍共性,而且也必然具有其一定的民族特点和个性。但在这种比较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商量”做法,即张东荪所说的“比附”。而张东荪认为“比照”是研究的方法,“比附”则不是研究的方法。“普通比较法是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对象比较起来以见其异同。但往往用这个方法的人们,一不小心便会偏于专在指出其相同的一方面而忽视其相异的一方面”。在他看来,“比较以见其相异更为重要,因为比较以见其相同近于比附法。须知比附法不是比较法。因为比较法是研究法,而比附法是推论法。国人研究国学近来虽日见进步,然而我总嫌其多用比附法而少用比较法”。由于“比附法总须从一二个同点来做根据以推定其他,而比较法则不必从相同来着手,虽无相同亦未尝不可比较”,因此,他认为:“以相反的异点而明其差别上的特性”的比较法更为重要,“惟有用比较法可以从所比较的东西中揭示出其特性来”。这种方法,近年来又被一些学者称为“据西释中”的方法,也就是以西方逻辑为依据,重新解释和重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及体系。 但这种方法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一,对于西方逻辑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在目的、对象、性质、内容上除都是研究推理、论证有效性的共性外,还有无个性?其二,忽视了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其本身的文化精神、文化意义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系统,其特殊性、民族性和传承性是什么,至今未能取得共识。同时,也影响了对中西两种逻辑思想的特有内容与性质的认识。

    09-04-18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lay1104

    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条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古今中外,无论是当权者还是一般善良的百姓,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社会。对此,各国政治先哲们开过许多药方,当今世界也不乏长期没有动乱、没有战争、社会矛盾不那么尖锐、各方面关系比较和谐的社会的例子。但问题在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今天中国的具体环境下构建和谐的社会?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机会平等,就是每个公民,不管贫富“贵贱”、能力高低、是男是女,都有平等参与机会竞争的权利。竞争的结果是另一回事,但每个人都享有得到这种机会的权利,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可剥夺。这是社会公正与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能保证做到机会平等,就能最大限度地激活社会活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能使人们心平气顺。今天社会上许多怨气就是产生于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真正做到机会平等。如公职、就业、教育等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有些人、有些群体被公开或暗中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各种社会不公,有些单位和企业实际存在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长相歧视现象,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在小范围选用干部的做法,以及经济活动中的种种黑箱作业……无不属于这方面的问题。那些被无辜排斥在机会之外的人们,怎么能让他们跟社会和谐呢?
     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须知,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贫困,才能有效地医治许多社会病和消除社会裂痕。 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邓小平看得准,他剥去种种貌似革命的假社会主义理论的外衣,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且要加快发展。20多年来,国家成就斐然,初步实现了小康,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大为减少。这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对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还不够坚实,还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党第一要务不动摇,最终彻底消除贫困,铲除社会不和谐的土壤。
     抽肥补瘦,缩小贫富差别,是缓和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普遍做法。有穷有富,是迄今为止的社会常态。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试图建立一种人人过着一样贫富生活的社会。实践证明,那种模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失去竞争能力,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但由于人的能力不同,主客观条件不同,获得机遇的先后和多寡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一般社会都会出现的穷富差别,地区差别。对于这种现象,党、政府和社会,首先应承认合理合法的差别,不应采取贫富拉平的做法,要继续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竞争发财致富,同时通过政策为弱势人们和地区创造必要的条件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尤其要通过依法税收将富人和富裕地区的一部分财富收上来进行第二次分配,部分税收用于发展公益事业,部分用于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补贴,这叫“抽肥补瘦”。实践证明,这是许多国家都实行的有效政策。
     当然,对以权谋私,通过各种腐败手段非法暴富的人,,必须坚决没收非法所得,实行坚决打击。他们与劳动致富者和合法经营致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化解和处理社会矛盾,是增进社会和谐所应该提倡的文明方法。其实社会矛盾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会存在的,只是尖锐程度不同而已。社会要形成习惯于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和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化解和处理矛盾的机制和社会氛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只会用以暴力对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结果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社会积累的巨大破坏,最后还是人民吃亏。今天的社会与过去不同了,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完全应该而且能够通过沟通、协调、调解以至行政、法律等文明的方式来解决。通过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贫济困的风气,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形成讲诚信,重责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风尚。
     在中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键是执政党自身。首先执政党内部,特别是领导高层,必须是和谐的,团结的。过去一个严重的教训,是党的高层不和谐,斗争不断。高层不和谐,下面各级能和谐?党内不和谐,社会能和谐?今天不同了,全党上下很和谐。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党组织,7000万党员,只要共产党内部和谐,全国就乱不了。当然党内要和谐,必须发扬党内民主,营造党内发表不同意见和平等讨论的环境,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把全党积极性调动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改革开放,是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但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调整化解各种矛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社会。

    09-04-18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自动照相屋

    年终工作总结的概念
    年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年终.工作总结的作用

    它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依据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它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
    它是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他承担某项工作、执行某项业务、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他解决、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绝不是天生的。因此,总结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它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
    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找出成绩与缺点、胜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部门汇报,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
    年终工作总结的分类
    年终总结可以大体分为: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等。
    年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
    1)要善于抓重点
    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而必须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不要分散笔墨,兼收并蓄。现在有些总结越写越长,固然有的是执笔人怕挂一漏万,但出有的是领导同志怕自己所抓的工作没写上几笔就没有成绩等等,造成总结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
    2)要写得有特色
    特色,是区别他事物的属性。单位不同,成绩各异。同一个单位今年的总结与往年也应该不同。现在一些总结读后总觉有雷同感。有些单位的总结几年一贯制,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某些数字。这样的总结,缺少实用价值。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强调: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写总结时,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比较,找了重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上。
    3)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
    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4)语言要准确、简明
    总结的文字要做到判断明确,就必须用词准确,用例确凿,评断不含糊。简明则是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做年终工作总结的概念
    年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年终.工作总结的作用

    它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依据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它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
    它是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他承担某项工作、执行某项业务、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他解决、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绝不是天生的。因此,总结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它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
    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找出成绩与缺点、胜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部门汇报,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
    年终工作总结的分类
    年终总结可以大体分为: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等。
    年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
    1)要善于抓重点
    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而必须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不要分散笔墨,兼收并蓄。现在有些总结越写越长,固然有的是执笔人怕挂一漏万,但出有的是领导同志怕自己所抓的工作没写上几笔就没有成绩等等,造成总结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
    2)要写得有特色
    特色,是区别他事物的属性。单位不同,成绩各异。同一个单位今年的总结与往年也应该不同。现在一些总结读后总觉有雷同感。有些单位的总结几年一贯制,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某些数字。这样的总结,缺少实用价值。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强调: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写总结时,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比较,找了重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上。
    3)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
    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的概念
    年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年终.工作总结的作用

    它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依据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它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
    它是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他承担某项工作、执行某项业务、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他解决、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绝不是天生的。因此,总结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它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
    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找出成绩与缺点、胜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部门汇报,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
    年终工作总结的分类
    年终总结可以大体分为: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等。
    年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
    1)要善于抓重点
    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而必须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不要分散笔墨,兼收年终工作总结的概念
    年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总回顾、评价和结论。
    年终.工作总结的作用

    它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依据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它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
    它是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他承担某项工作、执行某项业务、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他解决、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绝不是天生的。因此,总结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它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
    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找出成绩与缺点、胜利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部门汇报,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
    年终工作总结的分类
    年终总结可以大体分为: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等。
    年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
    1)要善于抓重点
    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而必须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不要分散笔墨,兼收并蓄。现在有些总结越写越长,固然有的是执笔人怕挂一漏万,但出有的是领导同志怕自己所抓的工作没写上几笔就没有成绩等等,造成总结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
    2)要写得有特色
    特色,是区别他事物的属性。单位不同,成绩各异。同一个单位今年的总结与往年也应该不同。现在一些总结读后总觉有雷同感。有些单位的总结几年一贯制,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某些数字。这样的总结,缺少实用价值。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强调: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写总结时,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比较,找了重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上。
    3)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
    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4)语言要准确、简明
    总结的文字要做到判断明确,就必须用词准确,用例确凿,评断不含糊。简明则是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做到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要言不烦,切忌笼统、累赘,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
    并蓄。现在有些总结越写越长,固然有的是执笔人怕挂一漏万,但出有的是领导同志怕自己所抓的工作没写上几笔就没有成绩等等,造成总结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
    2)要写得有特色
    特色,是区别他事物的属性。单位不同,成绩各异。同一个单位今年的总结与往年也应该不同。现在一些总结读后总觉有雷同感。有些单位的总结几年一贯制,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某些数字。这样的总结,缺少实用价值。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强调: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写总结时,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比较,找了重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上。
    3)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
    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4)语言要准确、简明
    总结的文字要做到判断明确,就必须用词准确,用例确凿,评断不含糊。简明则是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做到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要言不烦,切忌笼统、累赘,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
    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4)语言要准确、简明
    总结的文字要做到判断明确,就必须用词准确,用例确凿,评断不含糊。简明则是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做到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要言不烦,切忌笼统、累赘,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
    到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要言不烦,切忌笼统、累赘,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

    09-04-18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awwey22

    首先你得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定义是什么 主要的目标就是推动社会发展 让国家尽快的富强起来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主要表现在:
    1)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2)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3)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
    5)国家更加稳定,发展会越来越快。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以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和广大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和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概括起来就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十七大报告用"十个结合"高度概括了这些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和自觉遵循.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新的征途上,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重要论述,鲜明地指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正是由于始终坚持这一点,改革开放才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世纪新阶段,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保持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证,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等成为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迸发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积极性.
    改革开放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推动我们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态度,树立世界眼光,深刻吸取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这场深刻变革中,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广大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和历史比较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同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09-09-12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链接15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的前提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八十七年来,我们党从革命党走到执政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主题和核心,就是发展。人类思想史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不能动摇的,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对此,邓小平曾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话讲得非常之深刻。因此,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等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统一的价值取向
         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是目的。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四个字,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它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要肤浅地把它当作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一种作风的说法,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统一的方法论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同时,在每一个“统筹”中,都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 五个统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因此,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 ”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统筹”是对客观世界最真实的认识,它不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和谐之意。实际上,统筹就是兼顾,兼顾就是和谐。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把握大局,兼顾各方,促进东部、中部、西部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更加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一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简言之,就是要以让下一代人也能发展的方式来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09-09-27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第六封情书

    现阶段贫富差距有必然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财富增长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国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持续拉大,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不过,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一定时期内出现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以效率为准则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而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导致某些生产要素禀赋差的个体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陷入贫困;再加上中国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改革开放进程不一,不同群体获得的政策支持也有差异,带来的发展机会也就不一样。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变革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过程,才能从规范到失范再到新的规范、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这个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机会的公平。因此,在共同贫穷的前提下,中国出现贫富差距以及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其实是改革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贫富差距是走出共同贫穷时代的标志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发展严重不足,供应极度短缺,国民生活状况是普遍性的贫困,是一个虽然平等但普遍贫穷的国家。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全体国民的生活都获得了很大的改善,绝大多数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迅速进入小康生活阶段。在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富裕阶层。一个基本的逻辑是,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中国不可能出现富人;没有富人的出现,中国就不可能出现较大的贫富差距。财富不可能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更不可能让全体国民直接从共同贫穷同步迈进共同富裕的时代。可见,中国的贫富差距现象是因为有了富人才出现的,是中国走出共同贫穷时代的客观标志。因此,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不是国家发展衰退或者停滞甚至倒退中的问题,而是国家发展进步中的问题,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一个结论。

      贫富差距持续拉大损害社会和谐发展

      根据贫富差距功能论的基本观点,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是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的社会现象。

      贫富差距的存在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通过“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和谐社会也承认和接受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的存在。而根据贫富差距效应论的基本观点,贫富差距与其社会条件或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机制,贫富差距会产生“马太效应”。如果不控制贫富差距,就必然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会对社会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毫无疑问,中国贫富差距的出现,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阶层矛盾,而近10年来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则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心理对抗。部分中、低收入阶层对富裕阶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抗心理,甚至有可能演化为社会冲突行为。同时,由于部分高收入者是通过掠夺性、腐败性、欺诈性、垄断性等不合理甚至非法手段获得的,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被剥夺感,激化了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切实缓解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确保不同社会阶层能够在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条件下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中国能够解决好贫富差距偏大的社会问题

      作出这样肯定的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首先,虽然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比较高,但还不能因此认定中国的贫富差距十分严重且无法化解,因为中国继续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格局没有改变,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在国家发展中获得越来越多实惠的格局没有改变。其次,维护公平正义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正在成为中国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正在成为中国步入健康、文明、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的社会发展目标,中国正在放弃以往仅靠劳动力成本低、弱化国民福利权益来维持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经济增长格局,代之以既能够保持效率又能够促进公平的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与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所得占GDP分配中的比重的财富分配目标。这种发展理念与分配理念的转变,是切实缓解贫困问题和解决贫富差距偏大的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再其次,中国正在加大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包括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快速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严格针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管制、实行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策等,以确保初次分配符合法定的、公共伦理的正义底线,再分配符合公平、均衡、共享的原则。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确实已经起到了遏制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势头的作用。此外,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国家财政实力的持续增强,也为强化再分配手段并通过再分配方式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奠定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偏大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又是一个可以缓解的社会问题。

      在缓解贫困问题和缩小贫富差距方面,中国需要吸取以往发展中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偏重财富增长、忽视财富分配,偏重城市发展、忽视乡村发展,偏重东部发展、忽视中西部发展,偏重招商引资、忽视劳工权益以及制度分割、政策分割的教训,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公平的教育制度、平等的就业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为全体国民提供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民合理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09-10-12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_政治哲学认识论_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是什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 相似问题

  •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7
  • 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的异同点5
  •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5
  •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3
  •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和异同是什8
  • 更多 相关问题

  • 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看5
  • 高二政治中,哪些是历史唯物主义,哪些是辩1
  • 随着节水意识的淡漠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4
  • 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7
  • 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1
  • 更多 精华知识

  • 端午节,这几个问题你想想清楚没有?
  • 家长与孩子是什么关系?
  • 为喜欢的事早起一个小时
  • 三重境界看人性

  •   本文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7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57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