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7-15 09:31

 

【摘要】 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无力感的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用于研究指导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这一教学要素的理论与实践。无力感是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中比较活跃的区域,这与学习归因,成就动机,内在动机等结合一体,以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回顾了无力感理论的研究现状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很少将无力感理论研究成果用于解决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是否与习得性无力感有关,本文力图在使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习得性无力感相关理论的研究;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因素;高中生学习化学学科时,是否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以及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之后的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能动性是否会产生影响,会影响哪些方面;试图努力找到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现象的有效措施。全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分别阐述了习得性无力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以及产生的机制,对习得性无力感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相关理论,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教育学诠释。第三部分: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分层次、多维度的研究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影响,主要从无力感的现象是否存在、产生的因素、影响几个方面能动性以及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阐述。第四部分:第五章的内容是,针对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的因素要找到改善这种现状的教学策略,评价模式的优选、增强有能感培养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减少这种消极现象的产生。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与撰写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 无力感; 学习能动性; 化学学习; 归因; 教学评价; 
 

第一章 绪论

所谓无力感是教育心理学中习得性无助的释义,是指个人因连续经历挫折导致对行为产生结果产生失败而感到无法控制和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成人觉得有一种无力感,会觉得自己被环境、现实所约束,就连大多数中学生也存在无力感现象,其表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前景无望,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有收获,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不愿意学习。“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才能为成功做好铺垫,而大多数人却在遇到一两次挫折后就选择了停止不前。化学学科是比较难学的高中科目,学生由于低质量的心理,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良和教学方法不适用等其他原因,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普遍认为这些挫折从他们的努力和外力(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上,可以找到办法克服的帮助。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的主观意图本来想学好化学,可是当学生在经过多次努力尝试后获得的依然是失败的体验时,他们学习失去信心,自己怎样努力也弥补不了化学知识的缺失,并逐步形成化学学习结果“不可控”的心态,也因此产生学习化学的习得无助。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访谈研究,分析习得性无助症结所在,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寻求更广阔范围的意见或建议。
..........

第二章 习得性无力感的相关理论

一、心理学理论基础
人或动物总是在进行一些往往能带来一定的结果的反应。机体通过何种反应能够带来何种结果从而得到一些体验,产生“结果能否为机体所控制”的认知,也会产生未来结果是否是这样的预期。如果身体进行此反应不能总是带来成功,那么你无法去通过自己的行为的结果或外部事件来控制反应,那么就会觉得自己的结果反应是无关紧要的,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对外部事件无法认知的现象,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甚至觉得自己对将来结果都无法控制。此时,机体就会感到自己的行为反应无效、无所适从,甚至觉得即使再努力也不能会取得成果。换言之,对行为结果觉得不可控的心态使机体产生了无力感。用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人们发现,人类无能为力(无力感)的产生具有更复杂的过程。即使有些人在不可控的条件下,受到各种挫折,也不会产生无力感,或产生那么激烈。克莱因与塞利格曼发现,抑郁倾向性强的人更容易产生无力感。希劳特的研究表明,外控型的人更容易产生无力感[7]。

二、产生机制
在第二组中的被试已经证明是不能预料也无法控制这些电击后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的目的是再让其学会如何回避电击,原理是被试只要跳过矮板墙就可以回避电击的痛苦了。在一个中间用矮板墙隔开的实验室里,把第二组被试放入其中,对其电击之前的 10 秒实验室内灯是亮着的。这对于第一组和第三组中的被试从学习的角度找到触电点逃跑是很简单的,但第二组实验中,大部分的被试并没有学习如何回避电击,反而表现为,乱吼乱抓,到最后干脆不进行任何的反应,心甘情愿的趴在地板上忍受电击。这一实验表明,一旦有机体获得了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而减少的反应,这种反应的亏损后,其他的消极行为和产生的学习经验,导致在新的学习中出现困难[11]。

第三章 影响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因素..............8

一、能动性的产生 .............9
二、生理学机制.........10
三、心理学机制 .........12
第四章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影响的调查研究.........20
一、对高中生化学学习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力感的调查分析..........20
第五章 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的有效措施..........37
一、改变教学评价模式.............37

第五章 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的有效措施

一、改变教学评价模式
评价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转变评价观念是进行教育改革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的评价无时不有,在工作中的意见是评估考试成绩的评价,学期评语的评价,集体活动是一个总结评价,家访,个别谈话也是评估。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在学生学会学习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5-1是学业评价模式研究的规范。因此,如何利用这个教育工具的良好评价的优势,使评价真正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导航一个特殊的角色,这个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老师,也是教育行政领导更应该关注。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



二、注重学生有能感的培养
自信心实际上是主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一种认识。自我效能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所谓的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具有能力来操作某种行为所作出的预期。这种预期决定了行为主体选择什么了活动、坚持了多长时间、花费了多大力气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要想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就应该很强。然而,对自我效能形成影响最大的是个人对其行为的成败经验的感知。实践证明,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主体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经验则会降低主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自己失去信心。因此,要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帮助其获得化学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经历对自己化学学习能力形成积极的评价与正确认识,,也是培养高中生化学学习自信心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家庭也是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受到影响的重要方面。现在许多家长的娇惯、过于溺爱,基本事事包办代替,把高中生看得过于娇弱,为了不耽误他们学习,尽所能为他们做各种事情,不由
他们自己解决任何问题,这极其不利培养高中生自信心。高中阶段是学生各种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要耐心细致地培养和训练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技巧,更要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尊重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给学生一定的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利,才能培养高中生自主自立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培养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最终促进其自我肯定的形成,并树立自信心(图 5-3)。
........

结 论

本文从习得性无力感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学习能动性的产生的要素,结合当代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在城镇、乡村高中生习得性无力感形成与成因的差异,并分别从年级、性别、地域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而由于样本数量较小,对于城镇与乡村的界限并没有明显的地域界限,更没有对整个省、甚至是国家各地区高中生的平均差异,这也是此次研究的重要障碍,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相信未来对于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研究会更深入,也能找到更好的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改变高中生在学习以致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教育事业的稳定和谐发展作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1.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存在习得性无力感现象。结合习得性无力感的理论与问卷的实际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会出现以下几种状态:(1)表现为低成就动机,学习意志不坚定;(2)自我概念低下,受老师及同学的评价影响很大;(3)自我效能感低下,丧失学习信心;(4)消极归因,学习态度不积极。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9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9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