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磨深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20:26
  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实习生作为体育教师的后备力量,需要快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如何实现有效转化,促使体育实习生快速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师队伍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刚刚从学生走向教师岗位的体育实习生来说,她们虽然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但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自身教学技能快速发展,这不仅是体育实习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磨课和校本教研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前人对磨课的分类入手,将磨课形式根据实习生成长的需要进行划分为独磨、互磨、引磨及研磨四种磨课形式,然后利用不同类型的磨课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改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及教学实践技能,促进体育实习生快速专业化发展。目的是在为体育实习生的成长提供一个现实案例的同时针对实习生这样一个特殊角色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理论研究视角。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行动研究发现,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依据不同互动交流主体引导的教学关注点的层次,沿着独磨、互磨、引磨、...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教学技能的需要
        1.1.2 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诉求
        1.1.3 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实践技能提升的需求
        1.1.4 寻求适合体育实习生磨课路径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2.2 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
        2.2.1 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
        2.2.2 国内外有关体育实习生教学技能的研究
    2.3 国内外关于体育校本教研的研究
    2.4 国内关于教学磨深的研究
        2.4.1 磨课的理论基础
        2.4.2 磨课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2.4.3 磨课的分类
    2.5
        2.5.1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2.5.2 体育实习生的概念
        2.5.3 磨课、磨深的概念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行动研究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课堂观察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磨深实践案列分析
    4.1 独磨:关注生存——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4.1.1 独磨概念
        4.1.2 独磨课例描述及分析
        4.1.3 教学课例实践
        4.1.4 独磨发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4.2 互磨:关注情境——教学任务的完成性
        4.2.1 互磨概念
        4.2.2 教学课例改编描述及分析
        4.2.3 改编课例再教实践
        4.2.4 互磨发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4.3 引磨:关注策略——教法运用的灵活性
        4.3.1 引磨概念
        4.3.2 教学课例改变描述及分析
        4.3.3 改编课例再教实践
        4.3.4 引磨发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4.4 研磨:关注学生实际——片段式教学
        4.4.1 研磨概念
        4.4.2 教学课例改编描述及分析
        4.4.3 公开课实践
        4.4.4 研磨实践感悟
5 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磨深实践理论凝练
    5.1 体育实习生教学磨深特点
        5.1.1 独磨阶段
        5.1.2 互磨阶段
        5.1.3 引磨阶段
        5.1.4 研磨阶段
    5.2 体育实习生磨课的基本流程
    5.3 体育实习生教学磨深路径及问题规避
        5.3.1 体育实习生教学磨深路径
        5.3.2 体育实习生教学磨深需规避问题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高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加强与基础教育实践的联系
        6.2.2 教育实习应阶段化并实行双导师制培养
        6.2.3 指导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应关注学生需要,创新教育模式
        6.2.4 体育实习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教学原则
        6.2.5 应建立多元化多角色的课堂教学磨深实践共同体
        6.2.6 磨深实践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994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994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