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08:04
  耐挫力是个体适应挫折、积极应对并战胜挫折的能力,是个体获得自我实现、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少年儿童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其耐挫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少年儿童群体自身的发展,影响着未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整体素质。目前,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青少年、幼儿等群体,针对少年儿童耐挫力的研究比较匮乏。少年儿童是神经、心理和思想意识发展重要阶段,可塑性大,是耐挫力培养的关键期。初中阶段的少年儿童恰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青春期,尚未形成健全的思想和社会行为方式,面临困难时更易产生挫折感,极易走极端。因而,关注和研究这一阶段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少年儿童、耐挫力、少年儿童耐挫力的核心概念,将挫折ABC理论、创造性自我和自卑与补偿确定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在理论分析上,研究从生存发展、态度指引、人格塑造、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五个层面分析了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价值取向,确立了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四个原则,分析了国外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可借鉴之处。在现状调查层面,研究对河南省某市两所初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借助SP...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由
        1.社会发展需要有良好耐挫力的少年儿童
        2.耐挫力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必备素质
        3.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被忽视
        4.相关研究薄弱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2.研究的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六)概念界定
        1.少年儿童
        2.耐挫力
        3.少年儿童耐挫力
二、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理论分析
    (一)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挫折ABC理论
        2.创造性自我理论
        3.自卑与补偿理论
    (二)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价值取向
        1.生存发展:推动少年儿童成长为合格公民
        2.态度指引:引导少年儿童积极生活
        3.人格塑造: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4.价值引领:提升少年儿童辨别能力
        5.精神支撑:坚定少年儿童理想信念
    (三)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原则
        1.引导性和主体性结合
        2.层次性与系统性融合
        3.提高认识与注重实践并重
        4.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同
    (四)国外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借鉴
        1.国外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理念
        2.国外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耐挫力的培养
        3.国外学校教育对少年儿童耐挫力的培养
        4.国外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启示
三、少年儿童耐挫力现状及问题归因
    (一)少年儿童耐挫力的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目的和对象
        2.问卷调查的实施
        3.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二)少年儿童耐挫力问题呈现
        1.少年儿童耐挫力总体水平良好,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2.少年儿童意志品质水平较低,尤其是男生
        3.少年儿童面对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4.部分少年儿童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和判断
        5.八年级少年儿童耐挫力水平过低
        6.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少年儿童耐挫力水平低
    (三)少年儿童耐挫力问题的归因分析
        1.少年儿童自身素质原因
        2.家庭教育水平影响少年儿童耐挫力
        3.学校教育轻视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
        4.社会教育忽视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
四、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策略
    (一)强化耐挫力培养自觉意识,发挥自我教育关键性效应
        1.自觉强化挫折认识,树立正确挫折认知
        2.关注情绪状态,管理自身情绪
        3.主动进行磨炼,锻炼意志品质
    (二)重视家庭培养,夯实家庭教育基础性作用
        1.“成才首先要成人”,重视耐挫力培养
        2.“育人首先要育己”,关注自身综合素养
        3.“拒绝溺爱和专制”,采取正确教养方式
        4.“意志品质是关键”,把握耐挫力培养重点
        5.“关注宽松和民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三)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强化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
        1.增强意识,重视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
        2.开设耐挫力相关课程,系统培养少年儿童耐挫力
        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耐挫力培养
        4.依托少先队组织培养少年儿童耐挫力
    (四)发展社会教育,巩固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
        1.提升全社会对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的关注,营造良好氛围
        2.发挥社区教育、文化场所功能,助力少年儿童耐挫力培养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生意志品质特征及体育教育干预策略探析[J]. 张燕妮.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21)
[2]中学生意志品质问题及对策研究[J]. 苑青,成云.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3]试论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理论及其在主体性教育中的意义[J]. 魏小娜,高岚.  教育导刊. 2016(04)
[4]“放纵式”家庭教育的弊端及补救措施[J]. 周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15)
[5]国外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J]. 余源.  青春期健康. 2014(09)
[6]小学生面临的挫折源及挫折教育[J]. 杜琳.  科技资讯. 2014(02)
[7]“好人”抑或“合格公民”——当代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之辨[J]. 陈庆超.  道德与文明. 2013(06)
[8]青少年耐挫力、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蒋洁,聂衍刚.  社会心理科学. 2013 (09)
[9]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J]. 顾晓鸣.  人民教育. 2013(11)
[10]关于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思考[J]. 刘丽英,刘云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5)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耐挫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 李芦宁.吉林农业大学 2017
[2]亲子关系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相关研究[D]. 申青慧.西南大学 2014
[3]大学生择业耐挫力的缺失与重构[D]. 姜乐.渤海大学 2014
[4]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 莫莎.湖南科技大学 2013
[5]当代大学生挫折与抗挫折教育研究[D]. 林春.福建师范大学 2013
[6]初中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吴小兰.苏州大学 2011
[7]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影响研究[D]. 穆苗苗.华中科技大学 2011
[8]当代中国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D]. 林园.青岛大学 2011
[9]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研究[D]. 范元宏.辽宁师范大学 2011
[10]高中生耐挫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李星.重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34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534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