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2007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4 09:07

  本文关键词:高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师范大学》 2009年

1987-2007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演变研究

张翔  

【摘要】: 语文界有句话“教本,教本,教学为本”,说明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任何教学要素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所谓“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纲”是指大纲,“本”是指课本(文本)。目前语文教材从“一纲以本”走向“一纲多本”,甚至出现“多纲多本”的现象。教材的演变体现教学思想的演变,也体现民族思想、文明传承的演变。教材文选的选择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社会的要求,历史的进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探讨近二十年高中语文中国现代当文选的演变情况以及入选篇目的呈现出思想性、时代性、人文性、经典性等特点,并且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高中语文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也在影响着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国现代当文选的变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现当代文选的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既要达到文选编排的目的,更要引领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感悟、体验以及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4
  • 一、问题的提出8
  • 二、选题意义8-10
  • 三、研究现状10-12
  • 四、研究思路12
  • 五、研究方法12
  • (一) 文献法12
  • (二) 比较分析法12
  • 六、创新尝试12-14
  • 第一章 1987—2007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文选演变轨迹14-48
  • 一、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研究对象及界定14-15
  • (一) 研究对象14
  • (二) 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界定14-15
  • 二、1987—2007 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编制情况15-37
  • (一) 1987 年版教材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编制情况15-21
  • (二) 1990 年版教材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编制情况21-28
  • (三) 2000 年版教材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编制情况28-32
  • (四) 2003 年版教材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编制情况32-37
  • 三、1987—2007 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的特点37-48
  • (一) 散文文选的入选特点38-43
  • (二) 小说文选的入选特点43-45
  • (三) 戏剧文选的入选特点45-46
  • (四) 诗歌文选的入选特点46-48
  • 第二章 1987—2007 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编制与课程纲要48-56
  • 一、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编制与课程纲要的关系48-52
  • (一) 指导思想48-49
  • (二) 学科认识49-50
  • (三) 教育目的50-51
  • (四) 教学内容51-52
  • 二、课程纲要对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选编的要求及其演变52-56
  • (一) 思想性52-53
  • (二) 时代性53
  • (三) 不断丰富性53-54
  • (四) 可接受性54
  • (五) 民族化54-56
  • 第三章 1987—2007 高中语文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当文选56-60
  • 一、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理解56
  • 二、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定位56-58
  • 三、文学教育与高中中国现当代文选的有效结合途径58-60
  • (一) 掌握中国文学发展概况58
  • (二) 把握鉴赏方向和重点58-59
  • (三) 文学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59-60
  • 第四章 未来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选编选构想60-63
  •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选编选的不足60
  • (一) 内容仍显陈旧60
  • (二) 范围仍显狭窄60
  • 二、对中国现当代文选选文的建议60-63
  • (一) 增加生活性内容的文选61
  • (二) 适当加大小说、戏剧的分量61-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7
  • 一、教材及课程纲要部分64
  • 二、专著部分64-65
  • 三、论文部分65-67
  • 致谢6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研究(1978-2012)[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莲;未来中学语文教材之整体改革构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2 程晓云;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语文课程新标准与旧大纲的比较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程晓云;知识观与教学评价的理论演变——语文课程新标准与旧大纲的比较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12期

    4 彭江林;;关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几点思考[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年03期

    5 顾之川;中学文学教育漫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李晓宏;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熊竟如;;中学语文教材编写质疑[J];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李明高;对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反观和前瞻[J];教学与管理;2001年02期

    9 刘真福;全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研讨会综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11期

    10 胡俊国;对建国以来文学教育论争的清理[J];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玮;高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更生;语文素质与语文学科中的素质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刘曙峰;语文学科独立的历程与反思——从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史看语文学科建设[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付睿;;改革开放30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及启示[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邬思云;;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隐性知识资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郑翠亭;;“语文教学与学生自我发展”课题实验与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6 韩芳芳;;论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的身份归属——基于教科书结构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7 张如意;姜凌;;高校外语教学与文学教育互动关系刍议[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李霞;;知识观演变对教学评价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余国良;世纪之交语文教育的研究重点[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张雄;语文教育论争热点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根林;语文科文学课程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彬彬;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婷婷;有效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追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荆立辉;对新课标下的苏州市语文中考阅读命题的研究及对阅读教学的反思[D];苏州大学;2010年

    3 徐丽君;苏州市语文中考复习单元重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华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5 林莉;苏南地区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宜海;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其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琳;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反思与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敏;长春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云燕;新课标语文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评析与使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谢添玉;《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的嬗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秀;论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分析存在的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2 孙民乐;;历史意识与文学史反思——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为线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彭江林;;关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几点思考[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年03期

    4 张冰红;文学作品观与文学史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5 薄培林;;《背影》再解读[J];南都学坛;2007年03期

    6 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J];名作欣赏;2003年08期

    7 何思玉;未完成的“历史的中间物”──对鲁迅思想历史特征的新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江南;王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文学教育”探究——由《十八岁出门远衣行》入选《新课标》教材触发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杨淑捷;;走进读者心灵 成就文学经典——《背影》的审美解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张清华;;“80年代文学”论略:一个文学史的考察[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亚飞;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中学文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范贤辉;当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选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百春,刘东敏;当前俄国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2 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3 胡俊国;对建国以来文学教育论争的清理[J];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4 刘国正;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6期

    5 刘真福;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6 方智范;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学习试验修订版高中语文大纲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8期

    7 周冠生;审美心理学初探[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8 赵心宪;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观念与目标定位[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刘华,孙立权;关于“语文教育民族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2年02期

    10 张心科;中学文学教育百年简史[J];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安;;可怜的《珍珠鸟》——文学教育的“沦丧”[J];人民教育;2010年07期

    2 李惠英;;新课程背景下文学教育的思考[J];中学语文;2010年04期

    3 田小琳;;中学文学教育浅议[J];江苏教育;1984年05期

    4 赵国卿;;文学教育的课型分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10期

    5 顾之川;迈向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新编教材研讨会侧记[J];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01期

    6 周圣荣;;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中的中学文学教育命运[J];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01期

    7 刘国正;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6期

    8 顾振彪;今秋的高中语文教材什么样──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语文(试验本)介绍[J];语文建设;2000年02期

    9 牟新才;文学教育:还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学习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随笔[J];山东教育;2000年26期

    10 顾之川;中学文学教育漫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2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3 金星;;文学教育路正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4 刘勇;张露晨;;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回顾与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5 朱水涌;;我们需要文学教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6 陶曙军;;也谈大学文学教育的“道”“技”和谐[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郭英德;;古代文学教育与当代社会文化[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肖伟;孙朝霞;;探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邹建军;;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钱晓敏;;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完善——对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引发激辩的一点思考[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明;[N];文艺报;2005年

    2 谭旭东;[N];文艺报;2011年

    3 青海省贵南民族中学 才本加;[N];学知报;2011年

    4 商丘市回民中学 唐文礼;[N];商丘日报;2005年

    5 赵牧;[N];文学报;2010年

    6 丁国旗;[N];文艺报;2011年

    7 古风 贺巧梅;[N];文艺报;2011年

    8 梁胜明 杨兴芳;[N];文艺报;2011年

    9 吴长青;[N];河北日报;2005年

    10 颜敏;[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真迪;解放后韩·朝·中国朝鲜族文学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7 渠晓云;魏晋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欧阳芬;叶圣陶:在文学与教育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9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永;金代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1987-2007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选演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俊;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教育的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岚;上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练习设计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东梅;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吉;初高中语文教材编制中的知识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曹燕;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水文化”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聪;论高中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肖淑静;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与使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苗苗;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诗歌选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坤锋;人教版2003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选文常用字、词统计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5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65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