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1-06-07 02:33
  权利滥用虽具有权利外观,但其权利的行使却不受法律保护。权利滥用的鉴别无统一标准,需通过权利人的主观意思、滥用权利的客观行为、对本人无益或获利远小于致他人受损、行为违反权利的客观目的等要素予以认定。权利滥用行为的不法性在性质上有别于侵权行为,以侵权方式解决权利滥用具有一定的制度性局限。禁止权利滥用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其适用应以原则的规则化为核心:即以鉴别要素为基础构建直接作为裁判依据的个案规范,具体法律后果包括停止侵害、剥夺权利、恢复原状、金钱赔偿以及行为不生法效果等。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权利滥用识别标准混乱
        1. 对权利滥用主观标准的判断不明确。
        2. 利益失衡 (即权利人获益与致他人受损的比较结果) 作为鉴别权利滥用的具体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斟酌。
        3. 对权利滥用是否以损害的实际发生为前提亦需要更为全面的考量。
    (二) 权利滥用的不法性难题
    (三) 法律适用原理的违反
二、权利滥用鉴别标准的确立
    (一) 认定权利滥用的必要条件
        1. 权利滥用需具备权利外观
        2. 存在两项相互对立的利益主张
    (二) 权利滥用的具体鉴别要素
        1. 意思的鉴别
        2. 行为的鉴别
        3. 利益的鉴别
        4. 权利目的的鉴别
三、解决权利滥用侵权路径的制度性局限
    (一) 侵权行为与权利滥用的不法性比较
        1. 侵权行为与权利滥用均包含不法性
        2. 侵权行为与权利滥用的不法性区别
    (二) 以侵权责任解决权利滥用的不足
        1. 规范意旨的区别
        2. 现实的损害与潜在的损害
        3. 法律责任后果的差异
四、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具体适用
    (一)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规则化
        1. 法律原则规则化的路径选择
        2. 以权利滥用鉴别要素为基础的个案规范建构
    (二) 权利滥用的法律后果
        1. 停止侵害或防止侵害 (禁令)
        2. 剥夺权利
        3. 恢复原状 (85)
        4. 金钱赔偿
        5. 权利滥用行为不生法律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诚实信用与权利滥用——我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九一年台上字第七五四号判决评析[J]. 王泽鉴.  北方法学. 2013(06)
[2]权利类属理论之反思——以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为分析框架[J]. 陈彦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06)
[3]关于民法中确立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思考[J]. 王艳玲.  河北法学. 2006(07)
[4]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J]. 钱玉林.  现代法学. 2002(01)



本文编号:3215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215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