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困境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3-24 08:14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困境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劳动法》自1994年颁布至今已有20多年,在此期间,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对其进行了部分法律的修改,同时又于2012年修改了《劳动合同法》,但是却一直未对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问题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而学界关于该问题亦未达成共识,可谓众说纷纭。高级管理人员这一本属于公司法范畴的概念,在涉及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问题时却同时受公司法和劳动法的双重调整。我国现行公司法从公司有效治理的角度规定董事会有权不附任何理由地解聘高级管理人员,但对于高级管理人员被解聘后的劳动关系及相应的救济问题却转为劳动争议,直接由劳动法律规范来调整。然而高级管理人员相较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具有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的特殊性,因此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所引发的劳动争议存在着适用劳动法定位不清的问题。此外,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司法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同于普通劳动者,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分处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因此,本文针对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所面临的困境展开论述,并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章首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概念及范围进行界定,并论述了高级管理人员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的特殊性,这是本文展开讨论的前提。笔者认为,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实际掌握公司最高层级经营管理权限的人员,包括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员和董事、监事在内的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其次正是由于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劳动者相比具有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的特殊性,才导致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存在适用劳动法的困境。最后笔者提出了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存在的两大困境:一是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存在适用劳动法定位不清的问题,二是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面临现实困境。综上,完成了对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必要性分析。第二章重点探讨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立法和学理分析。先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入手,着重探讨公司法和劳动法关于公司解聘高管人员时存在法律规定冲突的原因。再运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学说和域外立法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笔者发现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被解聘后是否适用劳动法进行调整一直存在争议并最终得出结论:我国劳动法尚处于成长阶段,我们不妨综合借鉴德国、美国的一些做法,通过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充分考虑高级管理人员的特殊性,从而探索出公司解聘公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特殊规则。第三章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笔者通过对近三年涉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检索和分析,最终选取了121个案件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比较,发现了在我国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存在的四大现实困境,分别是关于恢复劳动关系问题、支付违约金问题、支付加班工资问题及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问题。第四章针对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面临的具体困境提出可行性对策。笔者认为,解决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困境的首要对策即明确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时应适用公司法和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后则适用劳动法,接着提出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时应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类型化处理的对策,最后完善了现实困境中公司解聘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特殊规则。综上,本文对议题形成了完整的论述。
【关键词】:高级管理人员 法律适用 劳动者 解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2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9
  • 二、研究现状综述9-10
  • 三、研究方法10-12
  • 第一章 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必要性12-17
  • 第一节 公司高管人员的界定及特殊性12-14
  • 一、公司高管人员的界定12-13
  • 二、公司高管人员的特殊性13-14
  • 第二节 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面临的困境14-17
  • 一、我国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14-15
  • 二、我国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现实困境15-17
  • 第二章 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立法和学理分析17-24
  • 第一节 我国关于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立法和学理分析17-20
  • 一、我国现行法关于公司解聘高管法律适用的规定17-18
  • 二、我国学界关于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学说比较18-20
  • 第二节 域外关于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立法分析20-24
  • 一、德国立法关于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分析21
  • 二、日本立法关于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分析21-22
  • 三、美国立法关于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分析22
  • 四、评析22-24
  • 第三章 我国公司解聘高管的现实分析24-32
  • 第一节 我国公司解聘高管劳动争议案件样本的基本情况24-26
  • 一、我国公司解聘高管劳动争议案件样本的总体概况24-25
  • 二、我国公司解聘高管劳动争议案件的争议焦点25-26
  • 第二节 我国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现实困境26-32
  • 一、关于恢复劳动关系问题26-27
  • 二、关于违约金条款问题27-28
  • 三、关于加班工资的问题28-29
  • 四、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问题29-32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建议32-38
  • 第一节 公司解聘高管的法律适用32-34
  • 一、公司解聘高管的理由32-33
  • 二、公司解聘高管的法律适用33-34
  • 第二节 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类型化处理34-35
  • 一、理论基础34
  • 二、类型化处理的具体划分34-35
  • 第三节 完善公司解聘高管适用劳动法的特殊规则35-38
  • 一、关于完善恢复劳动关系问题的特殊规则35-36
  • 二、关于完善违约金条款问题的特殊规则36
  • 三、关于完善加班工资问题的特殊规则36-37
  • 四、关于完善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问题的特殊规则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54
  • 后记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怎样签订劳动合同[J];中国就业;2000年05期

2 李月胜;让劳动合同善始善终[J];中国劳动;2000年02期

3 双星;下岗协议主体应与劳动合同主体相同[J];中国劳动;2000年04期

4 董平;正确理解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中国劳动;2000年12期

5 ;这份劳动合同为什么无效[J];光彩;2000年01期

6 祥琦;双方协商不成劳动合同能否解除?[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6期

7 陈卿谋;我能得到终止劳动合同补偿吗?[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6期

8 日月;签劳动合同四注意[J];山西农机;2000年03期

9 曹吉祥;签订劳动合同不能草率[J];企业文化;2000年05期

10 双星;下岗协议主体应与劳动合同主体相同[J];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2 陈yN;刘阳阳;;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苏文蔚;王建平;;关于建立劳动合同中止制度的几点认识[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徐连跃;;浅析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苏文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员工的连续工作时间[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国元/文;数份劳动合同引出的纠纷[N];工人日报;2000年

2 石美遐;方江宁;劳动合同中止:亟待规范的法律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3 彭桂英;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要支付经济补偿金[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4 记者  周喜林 通讯员  谭光仪;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签订质量大幅提高[N];郴州日报;2006年

5 张喻杰邋记者 云晓;企业必须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N];大连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杨凌;2008年底全省普签劳动合同[N];河南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杨凌邋实习生 林琳;年底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九成以上[N];河南日报;2007年

8 王少男;劳动合同签订率预期今年明显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郑爱青;立法应限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王全兴;克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的目标选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海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yぶ竞

本文编号:265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65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