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劳务外包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发布时间:2017-03-29 07:05

  本文关键词:劳务外包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际劳工大会第198号建议书——《关于雇佣关系的建议书》中有着这样的规定“与隐藏的雇佣关系作斗争……在雇主以一种掩盖着某人作为雇员的真实法律地位的方式不把他或她当作一个雇员对待时,就产生了隐蔽的雇佣关系。”经济活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对于灵活而富有弹性的用工方式越来越青睐。这也是近些年劳务派遣用工兴起繁荣的最主要原因。但是繁荣的市场背后有着诸多隐患,许多花样翻新的不当劳务派遣行为层出不穷,这样的用工现实不能不令人担忧,于是在2013年7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2014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也开始颁行,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社会普遍存在的非法劳务派遣行为都有了更加明确且严格的规制,对劳务派遣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有重要意义。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依法规范用工,合法经营;用工单位要依法合理使用被派遣的劳动者、有效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被派遣劳动者也拥有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也有利于我国劳务派遣行业的规范,使得非法的劳务派遣的生存空间有了进一步压缩。然而为了在现有法律范围内继续维持较低的用工成本,规避用人风险,逃避用工责任,许多企业纷纷转向劳务外包,将劳务外包作为劳务派遣的替代形式,原本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也转而从事劳务外包业务,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对劳务外包有明确而系统的立法规制,使得劳务外包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于是劳务外包便成为隐蔽雇佣关系的一种,我们应该秉承国际劳工组织的严厉态度,辨别"假外包,真派遣"的行为,坚决与隐蔽的雇佣关系作斗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劳务外包的基础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异同,探究企业由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动因及其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和对于稳定劳动关系的破坏,结合国内外规制劳务外包的有益经验进而寻找我国劳务外包法律规制的理论及实践依据,解决现实中通过劳务外包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司法实践难题,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劳务外包领域立法提供参考和建议,进而完善劳务外包中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本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劳务外包的本体分析。主要介绍了劳务外包的内涵,揭示了劳务外包的本质;第二部分阐明目前我国劳务外包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如何判定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以及在劳务外包中对法律适用的一些困惑;第三部分比较分析国内外在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判定方面及劳务外包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第四部分说明我国目前在劳务外包及对劳务外包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制度的现状以及对此的反思;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劳务外包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从立法、市场监管、法律监管等方面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劳务外包 劳务派遣 外包劳动者权益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4
  • 一、劳务外包的本体分析14-21
  • (一)劳务外包的基本含义14
  • (二)劳务外包的本质分析14-15
  • (三)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对比分析15-18
  • (四)企业由劳务派遣向劳务外包转换的动因分析18-21
  • 二、劳务外包法律关系的现实困惑21-28
  • (一)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判定21-25
  • (二)保护外包劳动者权益的法律适用25-28
  • 三、国内外保护外包劳动者权益的经验借鉴28-31
  • (一)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判定经验28-29
  • (二)外包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立法经验29-31
  • 四、我国劳务外包劳动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反思31-35
  • (一)劳务外包的行业现状31
  • (二)外包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31-34
  • (三)劳务外包的行政监管现状34-35
  • 五、我国劳务外包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创新35-44
  • (一)谨防“假外包,真派遣”35-36
  • (二)劳务外包与相关立法的协调36-38
  • (三)外包劳动者权益的立法保障38-41
  • (四)外包劳动者权益的其他制度保障41-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辉;;高温条件下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问题研究——基于对《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的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丁劭泊;;中小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现状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梁丹丹;高德群;;中心镇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4 刘吉堂;;劳动者权益的司法保障机制探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12期

5 陈云卿;英国劳动者权益的保护[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1期

6 毛建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缺少的不只是制度[J];江淮法治;2007年03期

7 赵颖惠;当前我国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1年S1期

8 徐大泰;法律对劳动者权益保护规定的不完善及其补救探讨[J];人大研究;2002年08期

9 张传学,张力;劳动者权益缘何屡遭侵害[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玉信;劳动者权益保护疑难解答[J];农村新技术;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福明;;浅析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及维权对策[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国君;;论劳动者权益会计[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路;劳动者权益不能遇危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魏春杰;我市劳动者权益得到有力保障[N];东营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娇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神”[N];工人日报;2014年

4 沈峰;保护劳动者权益应避免“次优选择”[N];中国财经报;2006年

5 人口所 高文书;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袁晨光;保护劳动者权益谈不上过分[N];中国审计报;2007年

7 周甲禄邋周梦榕;劳动节更应关注劳动者权益[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傅丕毅;维护劳动者权益,政府还需加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徐振斌邋蒋升ng;开放型经济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王娇萍邋郑莉;劳动者权益成两会热点话题[N];工人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艳;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吴玲飞;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网络抗争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孙晶;特殊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陈静娴;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玲;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邱琳琳;劳务外包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D];吉林大学;2016年

7 张坤;灵活化时代的劳动者权益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邢成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睿君;基于劳动者权益保障视角的三方协调机制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吴金华;转型期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劳务外包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73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