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7:18

  本文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或与债务人恶意通谋实施旨在侵害债权人债权的行为并造成债权人的损害。这一制度起源于属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英国,后逐渐被大陆法系国家接受和认可。在中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过激烈的讨论。本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内涵、理论基础、构成要件等进行梳理,对世界各国的判例和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在这些基础上论证了应该在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制度,从而进一步思考提出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建议,探究应把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合理的纳入何种立法体系,最后在验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中民事赔偿责任意义重大的前提下,构想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中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以期该制度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本文分为引言和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概述。第一节介绍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内涵,第二节阐述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债权相对性的突破、债权不可侵犯原则和债权物权化。第三节阐述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构成要件并突显其构成要件的特殊性。第四节介绍对我国民法影响极大的德国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分类和现行公认较为科学的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分类。第二部分在比较法中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观察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前两节分别阐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状况,第三节对两大法系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相同点进行归纳并横向进行比较。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第一节介绍学界否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原因,在批判否定论的基础上引出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论证,于第二节结合案例和现有法条论证我国需要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论证角度分为:实践发展对法律制度的要求,现实法律不足以应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和我国设计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迫切性。于第三节论证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已有可能性,论证角度分为:我国已有的理论基础,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和国际社会基础。为引出该制度的立法安排的构想做出铺垫。第四部分是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建议。分两节分别论证将该制度纳入侵权法体系和将此制度纳入以合同法为主,侵权责任法为辅的立法体系中的理由和具体安排。此部分包括第一节学界通说和第二节笔者自己的观点。第五部分针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民事赔偿责任问题加以讨论。第一节通过分析比较《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中民事赔偿责任规定和结合该制度的自身特点,界定出民事赔偿的范围并提出该制度下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特殊要件。有赔偿就有免责事由,在第二节阐述该制度中民事赔偿责任的特别免责事由。
【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 立法 民事赔偿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目录】:
  • 内容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1
  • 第一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概述11-17
  • 第一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内涵11
  • 第二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11-13
  • 一、债权相对性原则的突破12
  • 二、债权的不可侵犯性12
  • 三、债权物权化12-13
  • 第三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3-15
  • 一、主体是第三人13
  • 二、客体是合法、有效的债权13-14
  • 三、主观存在故意14
  • 四、因果关系链14-15
  • 第四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基本类型15-17
  • 一、德国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分类15-16
  • 二、我国台湾地区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分类16-17
  • 第二章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得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比较17-22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中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7-18
  • 一、英国的第三人干涉合同关系制度17
  • 二、美国全面细致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7-18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8-20
  • 一、法国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8-19
  • 二、德国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9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19-20
  • 四、日本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20
  • 第三节 两大法系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比较20-22
  • 一、两大法系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共性20-21
  • 二、两大法系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个性21-22
  • 第三章 建立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31
  • 第一节 国内学术界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争议22
  • 第二节 中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必要性22-28
  • 一、法律理念发展的要求22-23
  • 二、现实需要对法律制度的要求23-27
  • 三、现有法律制度难以充分救济受第三人侵害的债权27-28
  • 第三节 中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建立的可行性28-31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建立存在理论基础28-29
  •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建立存在立法基础29
  •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建立存在国际社会基础29-31
  • 第四章 中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体系安排31-39
  • 第一节 通说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纳入侵权法体系31-34
  • 一、《侵权责任法》向《合同法》扩张的趋势32
  • 二、学界呼吁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纳入侵权法的理由32-33
  • 三、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放入侵权法的具体安排33-34
  • 第二节 笔者的观点:纳入合同法为主侵权行为法为辅的体系34-39
  • 一、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主要纳入《合同法》的理由34-36
  • 二、建立《侵权责任法》定原则《合同法》定细则的理由36-37
  • 三、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置于此体系下的具体安排37-39
  • 第五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中的民事赔偿责任构想39-47
  • 第一节 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赔偿范围构想39-42
  • 一、民事赔偿财产权范围界定39-41
  • 二、民事损害赔偿原则上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41-42
  • 第二节 民事赔偿的构成要件之主观要件特殊之处42-43
  • 一、认识因素上的严格性43
  • 二、意志因素上得严格性43
  • 三、动机因素上的严格性43
  • 第三节 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免责事由43-47
  • 一、忠告44-45
  • 二、履行职责45
  • 三、正当竞争行为45-46
  • 四、按约定可随时终止的合同46-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价值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静;;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存在合理性分析——运用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进行考察[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3 李树远;石一淇;;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J];经营管理者;2011年19期

4 陈永苗;关于契约的生或死[J];开放时代;2001年10期

5 赵蕾;吴Pr;;论第三人侵害债权之法律救济[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王利明;;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以侵权责任法的扩张为视野[J];中国法学;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73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