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不动产一物二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22:26

  本文关键词:不动产一物二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发生移转已登记为生效要件,由此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在不动产一物二卖的场合,按此类规定进行处理不仅会造成法院执行困难的窘境,更会出现对第一买受人保护不足的弊端。本文在对比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制度的不足,提出了从合同法和物权法两方面进行完善的建议。该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问题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不动产一物二卖的比较考察。对英美法中的契据交付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其在不动产一物二卖中的防范和救济作用。然后,介绍了大陆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并对其价值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我国不动产一物二卖的问题分析。本部分先从成因、行为评价以及纠纷解决方式对我国不动产一物二卖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介绍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这种不完善所造成的司法困境,并分析了完善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不动产一物二卖法律关系分析。对不动产一物二卖中的法律关系分别从合同法和物权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认定前后两个买卖合同均为有效后,从物权法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产生质疑。首先,对我国《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制度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现实中面临的困境,以及该模式对一物二卖的影响。第四部分:不动产一物二卖制度的利益衡量。本部主要从财产利益的角度对各买受人的利益保护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分别从秩序、自由和效率三方面对我国法律规定对各买受人的利益保护进行评价,得出应在立法上加强对第一买受人保护的结论。第五部分:我国不动产一物二卖制度的完善。本部分分别从合同法和物权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合同法制度和物权法制度的完善建议。我国合同法应当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引入代偿请求权制度,并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和一百二十条后面增加相应条款。我国物权法应当适当借鉴美国文据登记制度,同时应对第二买受人“善意”进行必要限制,并加强占有在我国不动产物权移转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总结全文,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提出具体的制度完善建议。
【关键词】:不动产 一物二卖 登记 占有 利益衡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6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二 研究问题分析11-12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14-16
  • 第一章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比较考察16-23
  • 第一节 英美法中的契据制度16-19
  • 一 契据制度的形成16-17
  • 二 契据制度的功能及意义17-19
  • 第二节 大陆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19-23
  • 一 预告登记概念界定19-20
  • 二预告登记制度的功能与意义20-23
  • 第二章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问题分析23-33
  • 第一节 不动产一物二卖现状分析23-27
  • 一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产生原因23-24
  • 二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行为评价24-26
  • 三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解决方式26-27
  • 第二节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司法困境27-33
  • 一 相关立法的局限性28-31
  • 二 完善相关立法的必要性31-33
  • 第三章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法律关系分析33-37
  • 第一节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合同法分析33-34
  • 一 不动产一物二卖中法律关系认定33
  • 二 前后两个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33-34
  • 第二节 不动产一物二卖的物权法分析34-37
  • 一 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存在的问题34-36
  • 二 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对一物二卖的影响36-37
  • 第四章 不动产一物二卖各买受人利益权衡37-42
  • 第一节 各买受人保护的利益分析37-39
  • 一 第一买受人的利益分析37-38
  • 二 第二买受人的利益分析38-39
  • 第二节 各买受人利益保护的价值分析39-42
  • 一 第一买受人利益保护的价值分析39-40
  • 二 第二买受人利益保护的价值分析40-42
  • 第五章 不动产一物二卖相关的制度完善42-50
  • 第一节 合同法制度的完善42-47
  • 一 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完善42-45
  • 二 代偿请求权制度的引入45-46
  • 三 合同法的完善建议46-47
  • 第二节 物权法制度的完善47-50
  • 一 美国文据登记制度的借鉴意义47
  • 二 对第二买受人保护的必要限制47-48
  • 三 加强不动产占有的作用48-49
  • 四 物权法的完善建议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5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一鸣;;论“单纯知情”对双重买卖效力之影响——物上权利之对抗力来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王晓颖;;英国土地制度变迁史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1期

3 程啸;;论动产多重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标准——评最高法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10条[J];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4 周江洪;;特殊动产多重买卖之法理——《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评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吴一鸣;;英美财产法之契据交付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5期

6 葛云松;;《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7 戴孟勇;;“物权优先于债权”理论之质疑[J];政治与法律;2010年07期

8 王海燕;侯国跃;;无权处分与一物数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无权处分与一物数卖”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不动产一物二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9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