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7-04-22 23:03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劳动力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度还比较低;二是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劳动力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三是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差异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宣传,普及和解释好《劳动合同法》;严格监督《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更好地实施《劳动合同法》,并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认知状况 合同签订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课题“《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建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无限供给的状态,这使得劳动力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力很多方面的权益得不到保障。2004年开始,一些地区如珠江三角洲,率先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此后,这一现象逐渐蔓延到其他地区。[1][2][3][4]如果考虑到人口年龄结构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诚;;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智勇;;最低工资会打击农民工就业吗[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2 姚惊波;;非公企业中劳资冲突问题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袁富华;汪红驹;;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J];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4 杨达;;潜隐性“拐点”现象与城乡协调发展新需求——赣南90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陈计旺;;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5期

6 李文川;罗宣政;;基于SA8000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03期

7 史晋川;赵自芳;;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智勇;;低廉工资、最低工资立法与农民工就业[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张智勇;;最低工资会打击农民工就业吗[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7年

2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吴红宇;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制度冲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晔;我国农民培训工程绩效改进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学龙;“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舒康庄;创新农民工体制的城市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4 江容眉;“民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韩大六;从技术进步角度对二元经济理论新的阐释[D];西北大学;2007年

6 赖永剑;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交易成本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周永建;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周芳;从“民工荒”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温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二元结构模型研究[D];大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2 金碚;李钢;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3 蔡f ,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4 陈承明,徐雪萌;正确认识和解决"民工荒"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5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6 王诚;中国就业发展新论——核心就业与非核心就业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7 王诚;中国就业发展:从二元就业到现代化就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钟甫宁,何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究竟有多大——一个未来城乡人口适当比例的模型及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5期

9 朱忠文;王红梅;;从“民工荒”看未来若干年农村劳动力的供求[J];统计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孙继伟;;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合同法?[J];上海经济;2007年08期

3 胡庆波;;企业没有误读法律——专家解读“辞职门”[J];法律与生活;2007年22期

4 ;《劳动合同法》凸显十大新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5 熊艳红;;与法共舞,,企业HR应对之策[J];人力资源;2007年21期

6 ;观点选登[J];上海国资;2007年11期

7 王健;;《劳动者的矛与盾》专题报道之一 劳动合同法四审之变[J];民主与法制;2007年19期

8 陈磊;安库雷;陈小瑾;;最受关注的法律[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9期

9 麦子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社会冲击[J];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12期

10 杨春宝;;企业如何面对新劳动合同法[J];科技创业;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林勇;《劳动合同法》谨防沦为法律白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郭晓宇;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4 汤璇;《劳动合同法》不是“洪水猛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意志[N];工人日报;2007年

6 田雨 邹声文;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郭翼;全国人大举行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视频报告会[N];人民代表报;2007年

8 记者 叶小钟邋通讯员 姚文军;广东三级工会宣传《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9 赖志凯;海南省总为职工急补《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10 唐帅邋姜峗;不要误读《劳动合同法》[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李鹏;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21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