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电子合同订立的法律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2:04

  本文关键词:电子合同订立的法律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以万计的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合同的方式订立。所谓电子合同,全称为电子商务合同,是经由数据电文手段订立的明确双方缔约人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电子交易活动中,电子合同作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记载,在电子交易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决定着电子商务能否继续蓬勃发展。电子合同第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电子合同的订立的问题,没有合同的顺利订立就不会产生有效的合同成立,从而也不会有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保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征和规则,这些独特性带来的问题都是传统有关合同的法律法规不曾遇见或是难以预料到的,目前我国关于电子合同订立最有价值的相关立法只有《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且其中的相关法条都只是寥寥数条,零散又不成体系,原则性较强,现实操作性差,特别是某些基础性问题都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必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独、专门的《电子合同法》和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合同订立的一般理论,电子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形式,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差异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因电子合同采用了电子数据的手段,故在电子订立各阶段中产生了传统合同以往不曾出现过的法律问题。其次对电子合同缔约人主体进行分析,认为在未成年人利益和善意相对人利益的保护上应舍弃一贯保护的未成年人利益,从而需创立属于电子合同自身的民事主体行为能力规则。肯定电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签订合同的法律有效性,并且承认电子居间代理人的存在,建议通过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内外结合的方式突破电子合同虚拟性去确认缔约人的身份。再次定义用数据电文表达的意思表示名为电子意思表示,进一步确认其属于传统民法意思表示瑕疵中的错误,对于电子错误的责任承担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然后分析电子合同订立的要约、承诺,认为目前不存在绝对统一的理论可以区分电子要约和要约邀请,只能因情况的不同区别对待,肯定电子要约可以撤回、撤销,在缔约人合意的前提下电子交叉要约是可以成立电子合同的。同时电子承诺也同样应该被允许撤回、撤销,出于缔约人意思自治和社会最大利益的考虑应突破传统合同被撤销构成违约的规定。最后针对国内外的立法现状考察,吸收了可以借鉴的精华,接受我国立法现状不足的事实,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制定单独、专门,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合同法》和配套法律法规的具体立法建议。
【关键词】:电子合同订立 电子合同缔约人 电子要约 电子承诺 电子意思表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言10-16
  • 0.1 选题缘由10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 0.3.1 研究目的14
  • 0.3.2 研究意义14
  • 0.4 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电子合同订立的一般理论16-22
  • 1.1 电子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6-19
  • 1.1.1 电子合同的概念16-17
  • 1.1.2 电子合同的特征17-19
  • 1.2 电子合同订立的概念分析19
  • 1.3 电子合同订立的特殊法律问题19-22
  • 第二章 电子合同缔约人的法律特征22-32
  • 2.1 电子合同缔约人不适用民事主体行为能力规则22-26
  • 2.2 电子“代理人”理应有法律地位且存在“电子居间代理人”26-28
  • 2.3 电子合同缔约人的确认——电子签名、电子认证28-32
  • 第三章 电子合同缔约人意思表示的法律特征32-43
  • 3.1 意思表示的电子化——电子意思表示的界定32-36
  • 3.2 电子错误是意思表示瑕疵的一种形式36-39
  • 3.3 电子错误的常见情形及相应责任如何承担之分析39-43
  • 第四章 电子合同要约与承诺的法律特征43-62
  • 4.1 电子合同要约的法律特征43-53
  • 4.1.1 电子要约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43-44
  • 4.1.2 电子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分不适用《合同法》对应规则44-47
  • 4.1.3 电子要约的撤回和撤销问题47-51
  • 4.1.4 电子交叉要约在缔约人合意下可以成立合同51-53
  • 4.2 电子合同承诺的法律特征53-62
  • 4.2.1 电子承诺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53-56
  • 4.2.2 电子承诺的生效、撤回、撤销56-62
  • 第五章 电子合同订立的域外立法考察62-70
  • 5.1 关于电子合同订立有代表性的域外立法62-68
  • 5.2 关于电子合同订立域外立法的启示68-70
  • 第六章 我国电子合同订立的立法完善70-80
  • 6.1 我国电子合同订立的立法现状及不足70-74
  • 6.1.1 我国电子合同订立的立法现状70-73
  • 6.1.2 我国电子合同订立立法的不足73-74
  • 6.2 我国电子合同订立的立法完善74-80
  • 6.2.1 宏观方面的立法完善75-77
  • 6.2.2 微观方面的立法完善77-80
  • 参考文献80-85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2 宋宗宇,栗旭峰;电子合同订立法律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吕国民;电子合同订立的若干问题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4 贺靖轲;;试析电子合同主体资格的认定[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黄建华;赵长亮;;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6 孙维佳;欧洲联盟电子商务立法评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魏士廪;从UCITA论我国电子合同法律规制之建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吕西萍;;浅析电子商务中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J];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05期

9 齐恩平;电子合同争议的司法管辖权研究[J];法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李玉玲;;电子合同订立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电子合同订立的法律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21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