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7-04-04 11:04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性别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男女平等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界定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该理论可以看作是西方国家关于女性权益保护的研究核心之一。该种理论坚定地认为,造成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区别的根本原因,是长久以来男权集中的性别文化造成的,和男女之间生理的差异没有直接关系。在这种男权集中的文化思潮之中,男性长期掌握主动权。不管是在价值观念还是在道德评判或者是审美标准上面,都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评价标准。并且在后来男女之间的发展会沿着这条既定的标准进行,最终导致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存在区别。而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则为我们研究男女两性之间的权利问题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们通过社会性别意识对男女之间的平等观念进行研究,相比于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将社会性别理论寓于男女两性的研究上面,能够很好地解决男女实质不平等而法律平等的尴尬问题,最终有助于防止男女两性权益不平等的扩大化,进而实现男女在机会选择和权利保障上的平等。我国的性别意识观念如同我国古老悠久的历史一样,具有漫长的发展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男尊女卑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习俗、道德规范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为用,造成中国传统社会中性别歧视观念根深蒂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以后,性别平等内容以宪法的形式加以确定,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大大加速,这种社会制度就使得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几乎在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一夜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由于深受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诸如性骚扰、家庭暴力等性别歧视问题常常被人为地划分到私领域,公民对性别歧视的判断力普遍较低,导致社会反对性别歧视的力度不够,法律对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等性别歧视法律问题介入不够,许多性别歧视问题被人为地置于公权力之外,女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对女性的法律保护往往和儿童结合在一起,缺乏针对性,且法律条文中原则多于措施,缺乏具体的救济途径。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大都以虚设的状态存在,实际上并非如法律规定的那样受到重视,更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男女两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性不平等关系进行深层发掘,以找寻导致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运用性别分析方法,研究法律现象,找寻诸多法律中的性别盲点,从理论上探讨女性受压迫是如何表现在法律领域内,法律如何维护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压迫和歧视,让我们对在法律上对两性的约束以及对在传统意义上的性别文化不断进行反思,对之前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对性别歧视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性别歧视的根源并非是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生理差异并不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能推断出男性占有优越性这一结论。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女性相比男性也有很多优势,社会文化造成的性别不对等的社会规范导致了男女两性的差异和不平等。完善反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定,推动反性别歧视的司法实践。合理界定私人领域的自由限度,加强对女性私领域家庭暴力的保护。通过历史经验可以得知,在法律规范相统一的情况下,由于刚开始对权益配置的预设有所区别,最终会导致两性的利益格局以及后果是不同的。在目前来讲,当前的法律在制定时没有考虑到女性朋友的察觉力,在法律中男士权利充分体现出来,导致法律的概念、法律的目的、以及法律的本质都受到影响,在法律中就会体现在对性别存在偏见以及对“法律人”的理解存在不完全性,在实际生活中对法律的实际应用不是很灵活。将性别意识融入到社会的决策以及发展中,使其成为社会主流,在法律中充分体现出两性的复杂性,同时体现出女性经验,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使性别观念有所平等。通过对将女性至于不利地位的文化、习俗、传统时法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进行修正,才能最终实现两性和谐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性别 性别平等 法律保障 歧视 传统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性别平等的界定14-26
  • (一)性别平等概述14-19
  • (二)社会性别理论下的性别平等19-26
  • 二、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问题及其原因26-38
  • (一)我国性别平等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26-31
  • 1.法律特殊保护多于赋权26-27
  • 2.女性法律主体地位缺乏独立性27-28
  • 3.歧视性条款仍见诸法律28-29
  • 4.女性具体权益保障难以落实29-30
  • 5.现有法律力图实现男女形式平等30-31
  • (二)我国性别平等法律保障问题的原因31-38
  • 1.公众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31-32
  • 2.法律对“私领域”的性别歧视行为介入不够32-35
  • 3.现有社会分工掩盖了女性贡献的社会价值35
  • 4.女性权益保障法律未能发挥应有作用35-38
  • 三、解决我国性别平等法律保障问题的思路38-42
  • (一)合理界定私人领域的自由限度38
  • (二)将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中38-39
  • (三)政府应主动承担社会职能39-40
  • (四)完善性别平等的法律规定40-41
  • (五)加大男女平等理念的宣传41-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吸纳社会性别理论 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J];学理论;2010年01期

2 胡仙芝;余茜;;社会性别理论与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探析[J];新视野;2010年02期

3 杜芳琴;;如何将父权制和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中国历史研究——个人的体悟与实践[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周潇;范燕燕;;社会性别理论与现代知识女性的角色困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 刘文明;社会性别理论与女性人格发展[J];求索;2003年02期

6 刘康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防治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1年35期

7 陈慧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性别理论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荣维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关系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4期

9 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7期

10 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培;;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对男性“处女情结”个案分析[A];性与性别研究(第1辑)——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研究[C];2010年

2 蒋永萍;唐斌尧;;妇女与经济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锦棠;我看“社会性别理论”及其流行[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荣维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异同之探[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王竹青;《消歧公约》与中国司法实践[N];中国妇女报;2010年

4 余华林;清末民初的女权概念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李佳 本报记者 周丽婷;女人天生是弱者吗?[N];中国妇女报;2012年

6 ;经历性别课堂[N];中国妇女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林;“声”与“身”的互动[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2 杨中兴;女村官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评估[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姗姗;融合与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潘香伶;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的女性时尚杂志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5 高畅;论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D];河南大学;2016年

6 陈应心;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中小学教科书性别偏见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白玫;社会性别理论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徐立萍;论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公共政策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9 崔学华;农村老年妇女贫困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成瑶;小学生中性化现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5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