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侵害个人数据利益的民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23:47
  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收集利用与自然人相关信息的现象一直存在。在互联网尚未普及、技术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年代,只要设定相应的法律规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信息的滥用。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留下数据足迹,个人数据被海量地收集、存储、交易、使用。通过对数据的利用,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增进了企业收益、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但这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却引出了个人数据屡遭侵害的现象。新时代下强大的数据收集利用能力结合普遍存在数据侵害现象,使得保护个人数据的呼声日益高涨。个人数据是具有识别性的与自然人相关的数据。它具备人格权属性,所以很多对个人数据的保护都是从人格权角度出发,比如通过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等对个人数据进行间接保护。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个人数据的财产价值日益凸显,传统的救济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个人数据利益保护的需要。因此,确立具有可行性的个人数据利益保护手段,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认为个人数据的合理界定是实现对其保护的敲门砖,如若界定不合理,那么数据主体的权益就无从谈起,因此本文首先的就是对个人数据及个人数据利益的内容进行界定。笔者通过对理论界主要观点...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个人数据利益的界定
    (一) 个人数据的含义
    (二) 个人数据的法律属性
        1. 个人数据的人格属性
        2. 个人数据的财产属性
    (三) 个人数据利益的含义与内容
二、侵害个人数据利益的侵权责任认定
    (一) 侵权行为
        1. 个人数据收集中的侵权行为
        2. 个人数据存储中的侵害行为
        3. 个人数据交易中的侵害行为
        4. 个人数据整合利用中的侵害行为
    (二) 损害结果
    (三) 因果关系
    (四) 主观过错
三、侵害个人数据利益的责任承担
    (一) 责任主体
        1. 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
        2. 承担按份责任的主体
        3. 黑客
    (二) 责任承担方式
        1. 排除侵害型责任方式
        2. 填补损害型责任方式
四、我国现有个人数据利益保护制度的不足
    (一) 我国个人数据利益保护现状
    (二) 个人数据利益立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1. 个人数据缺乏明确界定
        2. 相关法律规定不具系统性
        3. 现有保护模式落后
    (三) 个人数据利益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1. 举证困难
        2. 救济困难且救济标准不统一
五、我国个人数据利益保护的完善建议
    (一) 立法方面的完善建议
        1. 采取综合立法模式
        2. 个人数据界定
        3. 完善“知情-同意”模式
    (二) 司法方面的完善建议
        1. 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2. 确定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3. 适用惩罚赔偿金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96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