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人格权立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5:03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格权立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格权在我国起步较晚,80年代才真正进入我国法学领域,而且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才真正的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尤其近年来围绕着人格权法的立法模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议,归根到底是对人格权理论体系认知不够导致的。从词源来说,人格权源于罗马法,发展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早期的人格权理论就在这个时期建立的,近代人格权理论的发展兴起于二战后。人格权毫无疑问,是值得法律进行保护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格权正在向财产权夺回桂冠”。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从德国法学理论中引进了人格权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对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这对概念的直接引入,并且在引入之后,又将人格权这一概念作为前两者的上位概念,至此,形成了独特的人格权理论体系的树形结构,这种单纯引入两个概念的并擅自创造体系的行为,并没有学习到德国人格权理论及其立法模式的精髓。随着人格权理论研究深入以及对德国人格权理论以及立法模式的追本溯源,发现该种人格权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逻辑矛盾且层次冗杂,须进行重构。我国人格权立法处于松散式的境地,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完善合理的人格权理论体系进行指导。我国传统的人格权理论体系应当保留已经在我国法学理论中根深蒂固的人格权概念,舍弃一般人格权概念和具体人格权概念,形成人格权与类型化人格权构成的人格权理论体系。人格权立法模式的选择应当紧紧依据重新构建的人格权理论系,将人格权法以独立成编的方式编入民法之中,采取以人格权为核心的总则规定和以类型化人格权的分则规定的立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格权提供最全面、最有利的保护。
【关键词】:人格权 理论体系 立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8-10
  • 1.2.1 研究目的8-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2
  • 1.4 研究主要内容12-13
  • 1.5 研究方法13-14
  • 2 人格权基本理论综述14-20
  • 2.1 人格权的内涵14-16
  • 2.1.1 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14-15
  • 2.1.2 人格权的权利属性15-16
  • 2.2 人格权理论的历史演变16-19
  • 2.2.1 早期人格理论的形成16-17
  • 2.2.2 近现代人格权理论的发展17-18
  • 2.2.3 我国人格权理论的发展18-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3 我国人格权体系及评析20-29
  • 3.1 我国人格权体系概述20-23
  • 3.1.1 人格权的内涵与权能20-21
  • 3.1.2 一般人格权内涵与功能21-22
  • 3.1.3 具体人格权内涵与种类22-23
  • 3.2 我国人格权体系存在的问题23-25
  • 3.2.1 一般人格权的问题分析23-24
  • 3.2.2 具体人格权的问题分析24-25
  • 3.3 我国人格权体系再思考25-28
  • 3.3.1 人格权的核心地位的确立25-27
  • 3.3.2 类型化人格权的辅助地位27-28
  • 3.4 本章小结28-29
  • 4 域外人格权理论及立法模式考察29-43
  • 4.1 德国人格权理论及立法模式考察29-37
  • 4.1.1 德国人格权理论的形成及其效力29-34
  • 4.1.2 德国人格权立法模式考察34-36
  • 4.1.3 德国人格权理论及立法模式经验借鉴36-37
  • 4.2 瑞士人格权理论及立法模式考察37-40
  • 4.2.1 瑞士人格权理论的概述37-38
  • 4.2.2 瑞士人格权立法模式考察38-39
  • 4.2.3 瑞士人格权理论及其立法模式经验借鉴39-40
  • 4.3 英美两国人格权理论及保护模式考察40-42
  • 4.3.1 英美两国人格权理论概述40-41
  • 4.3.2 英美两国人格权保护模式考察41
  • 4.3.3 英美两国人格权理论及保护模式经验借鉴41-42
  • 4.4 本章小结42-43
  • 5 我国人格权立法模式的再思考43-53
  • 5.1 我国人格权立法例之争43-44
  • 5.2 我国学者对人格权立法模式的立法建议44-46
  • 5.2.1 《中国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人格权编》45
  • 5.2.2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45-46
  • 5.2.3 《绿色民法典草案》46
  • 5.3 人格权立法模式的选择46-51
  • 5.3.1 人格权立法的基本原则47-48
  • 5.3.2 以人格权概念为核心的总则规定48-49
  • 5.3.3 类型化的人格权的分则规定49-50
  • 5.3.4 人格权请求权的立法确认50-51
  • 5.4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致谢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田;;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技术障碍[J];政法论丛;2016年01期

2 马俊驹;;人格与人格权立法模式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韩强;;人格权确认与构造的法律依据[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4 王利明;;论民法总则不宜全面规定人格权制度——兼论人格权独立成编[J];现代法学;2015年03期

5 王利明;;论人格权商品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刘召成;;人格权主观权利地位的确立与立法选择[J];法学;2013年06期

7 黄忠;;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体系效应之辨识[J];现代法学;2013年01期

8 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现代法学;2012年04期

9 冉克平;;论人格权法中的人身自由权[J];法学;2012年03期

10 姚辉;;关于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若干问题[J];法学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X;人格权立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格权立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475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