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17-06-28 16:00

  本文关键词: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的人身权益带来更大的隐患。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侵权现象日益严重,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这给我国传统侵权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司法者带来了新的困扰。信息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与传统的媒体不同,关于如何适用现有法律对信息网络中的名誉侵权行为进行规制也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这并不代表网络就是一个法外空间,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公民在网络上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信息网络下的名誉侵权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与一般名誉侵权在性质和构成上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一般名誉侵权纠纷在信息网络空间的延伸。因此对其责任承担问题应采用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一般名誉侵权责任承担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网络侵权的特点来具体分析。由全国首例博客诉博客名誉侵权纠纷案引出信息网络侵权归责的主要争议问题,即其责任如何认定和侵权责任如何承担。信息网络中名誉侵权的特点为侵权信,息的散播更为广泛、侵权行为危害后果更难以估计以及侵权的责任主体更难以界定。名誉权保护和网络言论自由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网络言论自由的滥用可能会侵害他人名誉权,而过度保护名誉权对他人言论自由会产生不正当限制。解决责任认定问题首先要确定归责原则。对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归责原则国外有严格责任、过错责任且存在限制条款、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并举等几种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一般侵权的四要件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责任进行具体认定较为妥当。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我国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保护的相关立法未成体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地位不明确,进而对名誉侵权行为的预防作用不明显。完善我国信息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法律保护要在明确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法律体系,并对网络服务者的法律地位以及审查监督义务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
【关键词】:信息网络 名誉侵权 归责原则 责任认定 责任承担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3
  • 2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基本问题13-20
  • 2.1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典型案例及其争议问题13-14
  • 2.2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基本理论问题14-16
  • 2.2.1 名誉和名誉权14-15
  • 2.2.2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特点15-16
  • 2.3 网络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16-20
  • 2.3.1 网络言论自由和名誉权冲突的表现及原因16-17
  • 2.3.2 网络言论自由和名誉权冲突的协调17-20
  • 3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认定20-26
  • 3.1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归责原则20-22
  • 3.1.1 国外立法中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归责原则20-21
  • 3.1.2 我国对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归责原则的规定21-22
  • 3.2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2-26
  • 3.2.1 行为人在信息网络上实施了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22-23
  • 3.2.2 侵权人的网络言行造成了权利人名誉权受到损害或损害扩大的事实23-24
  • 3.2.3 网络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或损害扩大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4-25
  • 3.2.4 侵权人主观方面存在过错25-26
  • 4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26-32
  • 4.1 一般侵权的责任方式26
  • 4.2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特殊的承担方式26-32
  • 4.2.1 停止侵害的责任方式26-27
  • 4.2.2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责任方式27
  • 4.2.3 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27-29
  • 4.2.4 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29-32
  • 5 完善信息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法律保护32-36
  • 5.1 我国对信息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保护的立法现状32-33
  • 5.2 我国法律关于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保护存在的问题33-34
  • 5.3 完善我国信息网络下的名誉权保护的立法建议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满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实证力作——乔生《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评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3期

2 赵虎;许定国;;湖北省政府系统建立信息网络[J];秘书之友;1985年02期

3 姚社成,尤春松;强化工会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的思考[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陆群;信息需要管理 网络呼唤法律[J];电脑爱好者;1996年12期

5 汪全胜;试论信息网络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5期

6 杨盛彪 ,江美云;试论防范信息网络犯罪的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孙寿山;信息网络与现代市场经济[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8 梁永贤;加快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J];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9 杨晋第 ,迟月霞;公安信息网络冷思考[J];人民公安;2002年01期

10 袁宏伟;;信息网络的社会问题[J];理论参考;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明;;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德祥;;信息网络效能评估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3 杜志秀;王宇;卢昱;;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过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培国;吴昭利;樊昕;;政府支持下的科技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饶培伦;潘玉华;;视障使用者信息网络之用户介面设计[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刘伟;张胜;杨帅;;军事信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春祥;;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汪旭东;李庆;;浅议石油行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9 袁兴国;;信息网络的威胁及脆弱性[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季诺;;“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法律思考[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晓曲 陈建栋;信息网络:发展与管理必须并重[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张娜;信息网络产业亟须政策支持[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姚春鸽;力推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N];人民邮电;2012年

4 李祥辉 丁光照;用好信息网络这把“双刃剑”[N];解放军报;2014年

5 闫立君;信息网络与知识网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6 张铁网;加快建设我区“第四大通道”:信息网络体系[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李永生;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启动[N];农民日报;2007年

8 王瑞琴;运用信息网络促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N];太行日报;2010年

9 孙默静 张瑞 苏静静;实现计生信息网络三级联网[N];温州日报;2010年

10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服务和管理[N];人民政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健;信息网络的三个共性特征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发良;Web信息网络社区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洪波;INTERNET中的信息网络提取分析及Rank相关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恒飞;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阳强强;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席苏星;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信息网络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翔宇;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侵权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王蓓;云计算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侵权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任晓蓉;三网融合背景下H省广电信息网络集团发展战略选择[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7 陈峰;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法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雪娇;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民法保护[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杨杨;信息网络中流问题的灵敏度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宁拥敏;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494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