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行政法视野下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24-02-15 12:3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保障农村贫困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为宗旨,是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探索,实施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这一制度顺应现实需要产生,理论上以人权保障理论、国家责任理论为基础。 实践中,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情关系影响低保给付对象,“不应保被保”现象频现;不当联结条件限制低保对象;民主公示等低保程序流于形式;低保程序影响公民隐私权保护;相对人权利意识淡薄、权利救济渠道不畅通造成权利难救济;等等。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礼俗秩序正“破”、法治秩序未“立”、传统权力观念尚存、“和合”与“无讼”的传统文化影响,在于现有立法效力层级低、村委会主体地位模糊、程序设计粗糙、法律责任不明等因素。 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完善,应加强对农村低保制度的行政法规制:第一强化生存权保障理念与服务行政理念;第二,统筹城乡立法、合理覆盖低保救助对象;第三,明确、合理界定各主体法律责任;第四,加强信息公开,设立低保听证程序,有限度地限制公民隐私权,细化低保程序等;第五,完善低保权利救济机制,明确村委会行政主体资格、确立行政复议前置、合理分配举证责...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1.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
    1.2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演变过程
    1.3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1.3.1 现实基础
        1.3.2 理论基础
第二章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2.1 人情关系影响低保公正给付
    2.2 不当联结条件限制低保救助对象
        2.2.1 户籍限制
        2.2.2 其他不当联结条件限制农村低保救助
    2.3 民主公示等程序流于形式
    2.4 低保程序影响公民隐私权保护
        2.4.1 张榜公布程序致部分贫困者对低保望而却步
        2.4.2 低保听证程序被滥用侵犯相对人隐私
    2.5 权利难救济
        2.5.1 相对人怠于维权
        2.5.2 权利救济渠道堵塞
第三章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农村低保制度法治化程度低
        3.1.1 立法效力层级低
        3.1.2 村委会低保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模糊
        3.1.3 低保程序设计粗糙
        3.1.4 低保法律责任规定不明
    3.2 传统文化影响农村低保给付理念
        3.2.1 传统权力观念影响现代低保“权力——权利”观
        3.2.2 传统“和合”与“无讼”文化导致权利沉默
    3.3 转型时期的社会秩序不利低保实施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行政法对策
    4.1 强化生存权保障理念与服务行政理念
    4.2 统筹城乡立法并合理覆盖低保救助对象
        4.2.1 制定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法》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4.2.2 立足于国家责任与国家辅助原则,合理覆盖低保救助对象
    4.3 科学设置低保给付正当程序
        4.3.1 加强低保信息公开
        4.3.2 设立低保听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
        4.3.3 有限度地限制公民隐私权
        4.3.4 细化低保给付程序,增强可操作性
    4.4 明确合理界定各主体法律责任
        4.4.1 全面覆盖各责任主体
        4.4.2 类型化违法行为
        4.4.3 多样化追责方式
    4.5 完善农村低保诉讼救济机制
        4.5.1 明确村委会行政主体资格
        4.5.2 确立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4.5.3 合理分配低保诉讼举证责任
        4.5.4 增强低保诉讼“亲和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9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89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