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11-19 07:17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2年

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廖嘉  

【摘要】: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其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动,城市发展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剧增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 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对重庆直辖市发展的准确定位。伴随这一定位,重庆经济多年来高速发展,但重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日渐暴露出生态环境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生态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自然和谐、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的生态重庆的明确方向。 本文概述了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阐述了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图为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部分,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发展面临挑战的必然抉择;落实胡锦涛“314”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建设环境友好重庆的必然要求。 第三部分,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探寻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对策。针对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提出五项主要对策,以促进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7;F2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旋;张健;杨在贵;;佛山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3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4 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5 高新才;滕海峰;;城市政府视角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与重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6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年06期

7 邓小云;;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J];东岳论丛;2010年02期

8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徐明,石宗明;理想的城市生活环境——生态城市[J];福建环境;2001年04期

10 沈洪艳;宋存义;贾建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城市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玲;生态城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何艺;重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冯瀚文;创新视角下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甘肃省14 个市州为例(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6期

2 霍海鹰;王芳;栗亮;;煤矿城市的空间健康性拓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3 秦旋;林格;;成渝高速公路综合贡献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4 刘启波;刘培芳;刘启泓;;生态化理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模式优化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5 盛周君;孙世群;;基于灰关联理论的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丁敏生;黄耀志;;论生态导向下的城市总体布局模式[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胡淑恒;陈广洲;;基于物元判定模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张强;;浅析小城镇景观环境规划之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9 黄卫昌,秦俊,胡永红,赵玉婷;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景天类植物在上海地区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10 乔丽芳;齐安国;王珊珊;;现代城市理想住区环境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峰;冯少茹;贾志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汪家权;王振祥;胡淑恒;;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估[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杨莉;戴明忠;;生态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一川;;通向北京城市文化精神[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5 王一川;;通向北京城市文化精神[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6 王海;尹珩;洪卫;;规划环评中低碳方案适应性分析研究实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蔺昕;孙铁珩;程昕;胡晓钧;李卉颖;秦奉达;;生态城市中的环境工程建设[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郑古蕊;杨鸣;;沈阳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韩振武;潘维军;刘可;;城市化,加速还是减速?——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毛海涛;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基渗流控制计算方法和防渗措施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伟;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苏成;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景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郝海燕;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玉林;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侯平路;大连市来华留学生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惠惠;节约型园林景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高象滔;煤炭企业环境污染计量与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润钰;;生态位、城市生态场势等城市生态学概念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杜宇;;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科技[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3 赵欣如,房继明,宋杰,廖晓东;北京的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6年03期

4 刘墨非;;政协委员呼吁北京市民绿色出行[J];北京观察;2009年07期

5 王元丰;;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绿色出行[J];北京观察;2009年07期

6 张佐友;;正确处理中国城市化中的十个关系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发曾;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与调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1年02期

8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9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10 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崇锋;基于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城市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D];天津大学;2004年

2 滕海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循环经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明;;现代装备“生态城”[J];装备制造;2009年04期

2 ;CTC隆重亮相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博览会”[J];中国建材科技;2010年05期

3 鞠美庭;;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J];今日国土;2010年10期

4 刘翠祥;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层控力:生态建设——对日照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东岳论丛;2001年01期

5 许大勇;耿城;;关于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年06期

6 王益澄;;现代化建设呼唤生态城市[J];宁波经济丛刊;2000年02期

7 古海泉;曹玉琴;;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J];中国保健;2002年19期

8 杨峰;;避免走入“生态城市”建设误区[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2年11期

9 魏山;加强生态城市建设[J];今日浙江;2003年17期

10 刘丹,许玉贵;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培;;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陈洁燕;;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指标体系探讨[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阳;;关于黄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李志伟;姬巧生;;浅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7 徐洪喜;曾正云;孙江;;扬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张建民;;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波;刘永强;;低碳生态城规划实现途径及创新研究——以无锡国家低碳生态城建设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佩瑾;孙贻超;;天津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分析[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跃 张红梅;[N];玉溪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万建辉 通讯员 胡建明;[N];长江日报;2010年

4 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 玉溪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劲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万李娜;[N];团结报;2010年

6 记者单宇;[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7 记者 康君 实习记者 李春蓉;[N];雅安日报;2011年

8 记者 康君;[N];雅安日报;2011年

9 记者 陈军 通讯员 杨仲义;[N];中国建设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N];西安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新;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王彦鑫;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莫淑红;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崇锋;基于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5 傅明先;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李鹏;面向生态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及实践[D];同济大学;2008年

7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郭丕斌;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转型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陈天鹏;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褚祝杰;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薛一梅;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经济学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冯瀚文;创新视角下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刘婷婷;我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王涛;乌鲁木齐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张庆彩;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保障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张凯军;从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看吉林省生态城市建设[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8 张云;城市化与生态化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机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闫娜;伊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周海燕;长沙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2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