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某大跨度结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6:16

  本文关键词:某大跨度结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功能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设计师们对于建筑的理解不断深入,大跨度空间结构不断涌现,如体育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机场候机大厅以及音乐厅等公共建筑,此类结构在满足对于开阔的建筑内部空间需求的同时,又会因其优美的外观和新颖的结构形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随着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进行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尤其是分析研究地震作用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影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其研究方法,理论结合实际,主要依据某会议中心主体结构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使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本工程的计算分析,并对地震作用下结构部分杆件内力和局部楼板舒适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以对类似结构的分析、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了国内外竖向地震的震害现象与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竖向地震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总结了常用的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方法。3.结合某会议中心主体工程,使用有限元计算程序SATWE和ETABS分别建立空间模型,通过两个模型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本工程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局部构件进行了内力分析。4.介绍了结构舒适度评价标准,并对本工程进行了局部楼板舒适度验算。 通过对本工程的研究发现:大跨度结构的局部楼板舒适度验算和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局部构件内力分析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于8度大跨度结构应严格按照规范条文规定,,进行竖向地震作用分析与计算;对于局部或整体楼板跨度较大的结构,应进行结构舒适度评价。
【关键词】:会议中心 大跨度结构 转换桁架 竖向地震作用 舒适度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3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概述9-10
  • 1.2 地震波10-11
  • 1.2.1 体波11
  • 1.2.2 面波11
  • 1.3 工程背景及研究内容11-14
  • 第二章 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14-20
  • 2.1 竖向地震作用的危害14-17
  • 2.1.1 国内竖向地震的震害现象14-16
  • 2.1.2 国外竖向地震的震害现象16-17
  • 2.2 竖向地震作用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7-18
  • 2.3 竖向地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设计规定20-28
  • 3.1 现行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和设计方法20-21
  • 3.2 抗震设计要求21
  • 3.3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21-23
  • 3.3.1 静力法21
  • 3.3.2 反应谱法21-22
  • 3.3.3 时程分析法22-23
  • 3.4 水平地震作用设计23-24
  • 3.4.1 刚度比控制23
  • 3.4.2 层间位移角控制23-24
  • 3.4.3 扭转效应控制24
  • 3.5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24-27
  • 3.5.1 国内外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计算规定24
  • 3.5.2 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计算规定24-27
  • 3.6 本章小结27-28
  • 第四章 结构舒适度评价标准28-35
  • 4.1 舒适度验算的必要性28
  • 4.2 舒适度评价考虑因素28-31
  • 4.2.1 人行荷载激励28-30
  • 4.2.2 结构动力特性研究30-31
  • 4.3 结构舒适度评价研究31-32
  • 4.4 舒适度评价方法及标准32-34
  • 4.4.1 舒适度评价方法32-33
  • 4.4.2 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33-34
  • 4.5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会议中心结构设计35-67
  • 5.1 工程概况35
  • 5.2 总体方案的确定35-47
  • 5.2.1 主体结构方案确定46-47
  • 5.2.2 转换结构方案确定47
  • 5.3 结构计算分析47-62
  • 5.3.1 结构分析模型介绍47-49
  • 5.3.2 SATWE 模型分析49-61
  • 5.3.3 ETABS 补充分析61-62
  • 5.4 局部楼板舒适度验算62-63
  • 5.5 结构超长处理63-66
  • 5.5.1 伸缩缝设置规定63-64
  • 5.5.2 典型超长结构实例64-65
  • 5.5.3 本工程结构超长处理65-66
  • 5.6 本章小结66-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6.1 结论67
  • 6.2 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2-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念英;从日本阪神地震再谈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王涛;;竖向地震若干问题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钱培风;竖向地震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2期

4 郭恩栋,王东升,陆鸣,邵广彪;青新交界8.1级地震生命线工程震害[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5 卢滔;薄景山;李巨文;刘晓阳;刘启方;;汶川大地震汉源县城建筑物震害调查[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6 靳君达;;墨西哥地震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1987年01期

7 乔迎春;洛杉矶地区地震实验计划(LARSE)Ⅱ——为了洛杉矶的明天更安全[J];国际地震动态;2001年09期

8 折雄雄;陈隽;;大跨度楼盖振动舒适度研究综述[J];结构工程师;2009年06期

9 冯永红;超长大面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5期

10 吴开成,庄一舟,干钢;大跨预应力超长结构无缝设计及控制研究[J];空间结构;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某大跨度结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11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