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文本写作视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8:02

  本文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文本写作视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笔者在博物馆内容文本写作的实践中,发现文本写作往往单一依赖专业学科视野和设计学视野,这样的设计成果会造成很多的问题。笔者提出“博物馆学视野”一词,博物馆学视野以博物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该视野学科包含面广,具有整体意识,能够从宏观上协调各方关系,使工作进展更加顺利。笔者呼吁在文本写作中重视并引入博物馆学视野,认为文本写作应以专业学科视野为内容科学提供保障,以设计学视野为形式设计提供参考,以博物馆学视野为陈列设计工作提供统筹协调。本文行文结构如下。在绪论一章中,首先界定两方面的概念:一是内容设计与陈列文本的相关概念,一是各类写作视野的内涵;梳理以往学者的观点,并加以评论;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主体部分分三章,分别论述专业学科视野、设计学视野、博物馆学视野在内容设计文本写作中的重要性、局限性,并以太原市博物馆设计文本为例说明三种视野在文本写作中的应用。第五章论述具有博物馆学视野的文本写作者应当具备的能力要求。最后一章结语。文章比较了专业学科视野、设计学视野、博物馆学视野在文本写作中的重要性、局限性,并以太原市博物馆陈列文本为例,说明三种视野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专业学科视野保障了博物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学术支撑;但单一的专业学科视野内容偏学术,大量使用学科专有词汇,缺少趣味性,易造成观众心理疲劳,且容易与形式设计、布展施工相脱节。设计学视野使用形象化的陈列语言,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减少观众疲劳,善于营造展厅氛围,增强观众参观印象,灵活运用多种辅助陈列手段,教育效果好;但单一的设计学视野重形式轻内容,容易造成传播信息不科学,忽视展品存放条件,容易使展品受到损伤。博物馆学视野综合博物馆学基础理论、藏品管理学、陈列设计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最大的优越性在于能够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和协调,从宏观角度把握展览的可行性;但单一的博物馆学视野不论对展览的专业学科还是对设计、传播的专业知识都不够专精,需要与其他视野共同合作。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内容设计文本写作需要三种视野——专业学科视野、设计学视野、博物馆学视野。三种视野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三种视野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文本才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博物馆学基础理论来说,是博物馆陈列设计学方面的一个补充与完善,提出了内容设计文本写作中的写作视野问题,并提出三种视野综合运用的观点,为博物馆学的建设添砖加瓦。对博物馆实践工作来说,是参加文本写作实践后总结的规律和理论,为文本写作需要的视野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文本写作的工作者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陈列文本 写作视野 专业学科视野 设计学视野 博物馆学视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65
【目录】:
  • 引言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2
  • 1.2 研究简史综述12-21
  • 1.3 研究方法21-22
  • 1.4 研究意义22-24
  • 第2章 专业学科视野24-29
  • 2.1 专业学科视野的重要性24-25
  • 2.2 单一专业学科视野的局限性25-26
  • 2.3 专业学科视野在内容设计文本中的应用26-29
  • 第3章 设计学视野29-35
  • 3.1 设计学视野的重要性29-31
  • 3.2 单一设计学视野的局限性31-32
  • 3.3 设计学视野在内容设计文本中的应用32-35
  • 第4章 博物馆学视野35-43
  • 4.1 博物馆学视野的重要性35-38
  • 4.2 单一博物馆学视野的局限性38-39
  • 4.3 博物馆学视野在内容设计文本写作中的应用39-43
  • 第5章 博物馆学视野设计者应具备的能力43-46
  • 5.1 博物馆学视野设计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43-44
  • 5.2 博物馆学视野设计者需拓展的能力要求44-46
  • 第6章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作者简介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华,杨春辉;因特网与博物馆学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0年03期

2 张慧国;略谈博物馆发展史与博物馆现象[J];文物世界;2000年05期

3 苏东海;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再出发[J];中国博物馆;2001年01期

4 甄朔南;什么是新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1年01期

5 梁吉生;21世纪: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学教育的沉思[J];中国博物馆;2001年03期

6 李伊萍;中外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1年04期

7 石晓霆,武玮,陈迪,郭亮;互联网博物馆概况及其对文化的影响[J];中原文物;2002年03期

8 杰·朗德斯(Jay Rounds),韦立立;博物馆学有核心文献吗?[J];中国博物馆;2004年01期

9 甄朔南;中国博物馆学百年发展述略[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4期

10 梁吉生;辛勤耕耘 乐此不疲——读《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感言[J];中国博物馆;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朔南;;新博物馆学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2 张行;;浅议入世后博物馆与旅游业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第三章 博物馆学的修养[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4 王宏钧;;展望21世纪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向——修订《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主要指导思想[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5 严瑞源;;简介当代博物馆管理的理念[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晴;;论打开围墙的博物馆[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晶晶;;论创新思想与中国博物馆学研究[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甄朔南;;世纪之交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安来顺;;“开放型”博物馆国际讨论概述[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10 彭碧莲;;博物馆应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京;博物馆学真奇怪[N];中国文物报;2001年

2 甄朔南;有感于《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中文版的问世[N];中国文物报;2007年

3 杨孝文邋任秋凌;意大利博物馆淡化商业色彩[N];北京日报;2007年

4 曹兵武;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以北京地区为例[N];中国文物报;2008年

5 熊远帆;全球博物馆界《长沙宣言》正式发表[N];湖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季晓莉;博物馆要适应公共物品的角色[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甄朔南;世博会与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王昕然 李碧涵 蔡高宇;在社会系统模式下拓展博物馆传播途径[N];吉林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宋佳p

本文编号:334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34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