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曲线效应的内在机理——知识重构与吸收能力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29 05:12

  本文关键词: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曲线效应的内在机理——知识重构与吸收能力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尽管近期大量学者验证了外部知识异质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曲线效应,但却没有能够厘清这一效应的内生性机制及其形成原因。本研究基于知识重构和吸收能力的视角,通过采集和分析来自江苏、浙江和上海的261个创新型样本企业问卷数据,识别外部知识异质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倒U型曲线效应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通过促进知识重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却通过弱化吸收能力反向影响创新绩效;这两种效果相反的中介机制导致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产生了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发现揭示了企业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发展了主流文献的相关研究。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外部知识异质度 知识重构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多层次网络促动、知识异质度与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研究”(项目编号71272048;起止时间2013.1-2016.12);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企业间网络对突破性创新作用机制:基于知识基础配置与知识整合视角”(项目编号71372078;起止时间2014.1-2017.1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企业双重知识治理机制影响开放式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项目编号SK2016A0074;起止时间2016.1—2017.12)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非对称性关系下企业间网络权力对突破性创新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PJC021;起止时间2014.9-2016.8)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1引言充分利用外部异质性知识资源已成为开放式环境中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策略[1]。苹果公司通过整合全世界范围内音乐公司、软件公司、消费类电子厂商等的多样化技术资源,完成了不同类型的产品创新。可见,外部知识异质度在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东;祁红梅;;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2 王力民;;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8年07期

3 林向红;王龙伟;陈浩然;;企业家导向、外部知识获取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基于两种技术差异情景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0期

4 刘勇,马胜杰;企业建立核心能力的基本思路[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余呈先;郭东强;;企业转型过程中外部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9期

6 叶舒航;郭东强;葛虹;;转型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元分析方法[J];科学学研究;2014年06期

7 张峰;刘侠;;外部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8 孙建华;;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管理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9 陈君达;邬爱其;;国外创新搜寻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02期

10 程聪;谢洪明;杨英楠;陈盈;;外部知识流入促进产品创新绩效:企业创意的观点[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外部知识搜索宽度的前因及其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正式—非正式搜索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3年

2 陈衍泰;企业利用外部知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璐;管理者解释对组织外部知识搜索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崔静;网络视野中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08年

3 叶舒航;企业转型过程中外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4 周梦;集群中相关外部知识创新对溢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黄清鑫;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转型企业外部知识转移风险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6 罗芳;外部知识搜索策略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曲线效应的内在机理——知识重构与吸收能力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496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