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钟毓奇《修拙斋诗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14:14
  平乐诗派是清代广西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其中有作品流传的共二十七人,钟毓奇是平乐诗派的重要成员。钟毓奇,字少峰,晚清贺县人,著有《修拙斋诗集》两卷,光绪十八年刻本,存诗253首。钟毓奇曾师从广西著名的文学大家郑献甫,在诗歌创作上深受郑献甫的影响,清人龙绍仪评其诗“峭折奥博”,“不落时下浅近派”。本篇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知人论事法、背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钟毓奇的生平、思想、创作分期及交游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钟毓奇诗歌的思想内容。钟毓奇的诗歌,题材丰富,有自然清新的山水诗,有沉郁悲愤的时事诗,有感慨抒怀的赠答诗,还有风格各异的题画诗,等等。而其诗歌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对广西境内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的描写。此外,其时事诗对晚清广西境内战争情况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以诗补史”的作用。而其赠答与送别之诗,情感丰富。其题画诗,包括题人物画诗、题山水画诗、题花鸟画诗几种类型,主要通过多种手法来反映灵动画境,塑造画中人物形象。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钟毓奇诗歌的艺术特色,在艺术特色上,钟毓奇的诗歌文辞奥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用典广泛,...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钟毓奇的生平、思想、创作分期及交游
    第一节 钟毓奇的生平、思想、创作分期
        一、钟毓奇的生平
        二、钟毓奇的思想
        三、钟毓奇诗歌的创作分期
    第二节 钟毓奇之交游
        一、郑献甫师门群
        二、贺县文人群
        三、思恩文人群
        四、京城文人群
        五、其他文人
第二章 钟毓奇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山水景观与地域风土的独特描绘
        一、山水之美与自然之咏
        二、景观底蕴与借景抒怀
        三、气候物产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战争乱离与复杂情感的勃郁喷发
        一、民众起义与百姓生活的广阔描写
        二、战争背景下文人的生存状态
    第三节 深情厚谊与人生感喟的心声吟咏
        一、赠答类诗歌
        二、送别类诗歌
    第四节 灵动画境与人物形象的细致描摹
        一、题人物画诗
        二、题山水画诗
        三、题花鸟画诗
第三章 钟毓奇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对郑献甫诗学思想的接受与变通
        一、诗兼三长反对截断
        二、强调世境于时自工
        三、提倡真性反对雕琢
        四、崇尚典雅不斥俗趣
    第二节 语事兼备用典广泛
        一、事典
        二、语典
    第三节 众体兼备好用七言
        一、用韵严谨、对仗工整之律诗
        二、缘事而发、以文为诗之古体
        三、精炼简约、俊逸超旷之绝句
    第四节 转益多师风格多变
        一、清新自然
        二、慷慨沉郁
        三、艳丽婉约
        四、奇峭劲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代壮人儒士郑献甫之诗学思想[J]. 叶官谋.  民族文学研究. 2013 (04)
[2]咸同之际广西士绅与天地会起义[J]. 雷冬文.  历史档案. 2010(04)
[3]清代桂人诗文集稀见本叙录[J]. 刘汉忠.  广西地方志. 2009(02)
[4]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J]. 蒋寅.  苏州大学学报. 2005(03)
[5]广西刻书考略(下)[J]. 陈相因,刘汉忠.  广西地方志. 2000(05)
[6]黄庭坚与壮族诗人郑献甫[J]. 张学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S2)
[7]略论明清乡邦诗学中的“泛江西诗派”观[J]. 张寅彭.  文学遗产. 1996(04)
[8]郑献甫诗论初探[J]. 何德化,覃登科.  民族文学研究. 1993(03)
[9]对我国地域文化发展特点的一点思考[J]. 李桂海.  云南社会科学. 1989(03)

硕士论文
[1]广西书院与地方文化研究[D]. 全昭梅.广西大学 2015
[2]清代广西诗歌研究[D]. 杨骥.暨南大学 2011
[3]《萃益斋诗集》校注[D]. 周生杰.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1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11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