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15:15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基于对小说文本及有关评论材料考察可知,历代读者都感受到《红楼梦》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绘画美学观。《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形成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即当时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作者曹雪芹家族的特殊文化积淀与绘画修养以及曹雪芹个人的曲折经历与独特的艺术追求。《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表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小说中所描写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叙事效果加以呈现;二是借助作品人物之口展现关于绘画的美学见解;三是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进程和作品场面的绘画美间接表明绘画美学观点。《红楼梦》的绘画美学观可基本概括为四点,即形神兼备与写意传神并举的绘画形神观、多层次均衡的绘画画面观、中西合璧的绘画技法观以及重形寄意的绘画审美观。《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主要价值是启发了后世画家与作家的创作思路,促进了小说与清代宫廷绘画存在关联的认识,发展了艺术对社会的批判功能并成就了清中叶一部重要的长篇画意小说。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1章 《红楼梦》绘画美学观形成的渊源
    1.1 时代因素: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2 家族因素:包衣家庭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绘画修养
    1.3 个人因素:曲折的个人经历与独特的艺术追求
第2章 《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艺术表达
    2.1 小说中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叙事效果
    2.2 小说人物之口展现的绘画见解
    2.3 小说情节和场面中展示的绘画美学观
第3章 《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特点
    3.1 形神兼备与写意传神并举的绘画形神观
    3.2 多层次均衡的绘画画面观
    3.3 中西互济的绘画技法观
    3.4 重形象取意境的绘画审美观
第4章 《红楼梦》绘画美学观的价值
    4.1 启迪了后世画家与作家的创作思路
    4.2 促进了小说与清代宫廷绘画存在关联的认识
    4.3 发展了艺术对社会的批判功能
    4.4 成就了清中叶一部重要的长篇画意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与清代宫廷的视觉文化[J]. 商伟,骆耀军.  文学研究. 2018(01)
[2]怡红院室内空间探秘[J]. 张淑娴.  曹雪芹研究. 2018(02)
[3]《红楼梦》文本的图像渊源考论[J]. 王怀义,陈娟.  红楼梦学刊. 2018(03)
[4]大观园创作构思与曹雪芹的人生诉求——兼谈红学理念的冲突及其研究格局走向[J]. 赵建忠.  明清小说研究. 2018(02)
[5]情礼兼备的尝试——论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礼法秩序[J]. 李丹丹.  红楼梦学刊. 2018(02)
[6]曹雪芹与《圆明园四十景图》关系浅探[J]. 奚沛翀.  曹雪芹研究. 2018(01)
[7]《红楼梦》戏曲剧目及各类演出考证补遗(下)[J]. 顾春芳.  曹雪芹研究. 2018(01)
[8]画中的小说——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种文学隐喻[J]. 贝一明.  曹雪芹研究. 2018(01)
[9]《种芹人曹霑画册》考实[J]. 黄一农.  长江学术. 2018(01)
[10]《红楼梦》的叙述动力与结构图式美学[J]. 康建强,徐永斌.  红楼梦学刊. 2018(01)

博士论文
[1]《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嬗变[D]. 高雁.辽宁大学 2017
[2]清乾隆朝仿古绘画研究[D]. 赵琰哲.中央美术学院 2013
[3]南北宗论的形成,1537-1610[D]. 王安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康雍乾三朝宫廷绘画研究[D]. 刘虎.天津大学 2011
[5]满汉文化交融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D]. 白燕.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红楼梦》的“情”思想解读[D]. 王传明.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33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33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