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近现代科学小说中的上海都市想象(1902-1949)

发布时间:2024-05-15 18:41
  作为近现代中国唯一具备都市性的地理空间,上海出现在彼时众多科学小说的叙事视野中。正如包天笑在《上海春秋》中写道的:“上海为吾国第一都市。”在西方现代科学浪潮的冲击下,作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都市代表的上海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科技、工业等快速发展。文学上,梁启超、包天笑、吴趼人等知识分子基于时间与意识形态观念,结合自身经历,从日常性与非日常性叙事两方面对上海的都市空间展开想象,进而建构起近现代科学小说中的未来上海形象。本论文试图聚焦近现代科学小说中的上海想象,以小见大地挖掘晚清上海在西方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城市史,通过对近现代科学小说中上海都市空间建构的系统的梳理,体会知识分子对国民性批判和大众启蒙做出的努力。在具体论述中,本论文将首先从租界新空间的形成、传教士从“器物”到“体道”的输入、域外科学小说的译介等几个方面展开,层层深入地分析近现代科学小说在上海发生的历史动因。随后,本论文就近现代科学小说中上海的日常生活想象与非日常生活想象进行论证:交通工具、居住环境、娱乐措施三种想象是基于对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改造;万国博览会、军事场域,新式学堂想象背后承载的则是近现代上海的现代化与国家形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上海都市新空间的形成与科学小说的发生
    第一节 租界:未来上海的都市景观想象之源
    第二节 传教士:从“器用”到“体道”科学精神的输入者
    第三节 《回头看纪略》: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开端
第二章 近现代科学小说中的未来上海想象
    第一节 科技带来的“幸福日常”
    第二节 统领世界的“强国梦”
第三章 近现代科学小说中上海想象的精神向度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科学启蒙与大众批判
    第二节 大众市民文化下的消闲趣味
第四章 近现代科学小说中上海想象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空间的多重并置
    第二节 近现代上海的国族寓言
    第三节 直观可感的图像思维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74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74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