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北京市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5 13:26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林业大学》 2015年

北京市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平育谨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从农村涌进城市,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但是从目前他们的就业情况来看,工资水平低、劳动时间过长、就业稳定性差、基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困扰着他们,这反映了外来务工者的就业质量低下,他们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令人堪忧,因此,如何提高外来务工者的就业质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北京市农民工的一手调查数据为支撑,从整体上对北京市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掌握目前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质量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本研究将就业质量分为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四个维度分别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模型将人力资本特征、行业特征、户籍地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对就业质量的四个维度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特征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工作经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技能水平对就业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社会资本的网络规模对工资水平和工作时间也有一定影响,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对就业质量的四个维度无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最后本研究从制度的有效实施、就业环境、务工者自身素质几个方面为提高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249.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2 谢勇;;基于就业主体视角的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3 陈海秋;;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与“体面就业”[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4 赵洁琼;;关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06期

5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年05期

6 李长安;陈建伟;苏丽锋;;城镇少数民族职工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7 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8 王德文;蔡昉;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年04期

9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10 张海枝;;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旭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金珠;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易根花;农民工求职观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红艳;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6 肖琳;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温林林;河北省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及其对就业质量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邓贻航;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娅;;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国田模式”主要做法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2 高明;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董利民;吕连菊;丁文斌;;小农经济下的农业产业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4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5 吴秀娟;;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6 王东平;彭建强;闫震;;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7 李晓飞;;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8 许丽明;;基于多层次分析框架的农民工城市融合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9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0 贾彧;孔繁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张金霞;;浅谈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东平;彭建强;张素罗;闫震;周宏儒;;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影响的统计学分析[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李芝倩;;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找寻中对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叶云;王思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京平;石磊;;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晓红;王傅强;;中小企业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夏龙;王兆洋;;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冰然;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5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熊成喜;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规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华君达;城市化进程中无锡就业保障和促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戴伦阜;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苗华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崔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青年生存状况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曾治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公共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进;论布迪厄社会学中的几个核心概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范丽娟;;社会支持和打工妹的城市融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陈晓宇,陈良焜,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4 田永坡;人力资本一般性和专有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赖德胜;孟大虎;李长安;田永坡;;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张智勇;社会资本与农民工职业搜寻[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8 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9 谭姝;马苏;;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悉[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10 李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辉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妍;强与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差序性影响[D];东华大学;2011年

2 孙一鸣;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小婷;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柴定红;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马霖;社会资本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及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7 李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张勉;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卞智勇;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工资决定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姜超;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永明;;实践“三个代表”做好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年08期

2 吴成国;;关于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年36期

3 衣庆泳;杨锦;;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宣传中的主导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李东霞;;浅析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7期

5 许小石;;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S1期

6 李景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内涵、运行机制、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7 陶宏;孙金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维度——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瑞武;总结经验 做好9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98年03期

9 赵降英,吕一军,王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06期

10 胥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荣;;中国的就业状况与青年就业[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2 胡蓉;;教育筛选与就业[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一)[C];2004年

3 纪春梅;;教育筛选与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蔡永鸿;熊爽;;关于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廖梦翌;[N];四川政协报;2014年

2 话题主持人:本报记者 姜澎;[N];文汇报;2002年

3 杨德广;[N];文汇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杰;[N];西藏日报;2007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 罗晓汀;[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6 郭嘉;[N];联合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N];西藏日报;2002年

8 ;[N];西藏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玉兰 采访整理;[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魏海政;[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彬;就业中的前科歧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育谨;北京市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祝金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晓芸;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茜;我国大学生就业运行机制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争;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滑晓艳;山西省大学生就业调控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刘舒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杨涛;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法治路径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章东飞;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13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