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中学生男子200米课余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9:06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男子200米课余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训练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短跑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百米突破了10秒大关。但是比较而言,我国短跑运动水平与世界短跑强国的运动水平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200米跑项目。为了减小短跑运动水平的差距,就要求从基础训练抓起,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才有助于我国短跑运动水平的提升。而课余训练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为我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课余训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田径后备人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课余训练是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和全面健身战略的基础之一。抓好课余体育训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和竞技人才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在调研观摩课余训练的过程中,发现中学田径课余200米训练存在诸多问题。1缺乏相应的课余训练理论指导。2缺乏针对课余训练的有效训练手段。3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方面的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调研有课余训练队的学校,请教带训练队的教师并观摩学习其训练方法与手段。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较适合现阶段中学生男子200米课余训练的训练方案。通过数位专家查看修改后,以12名17-19岁参加200米课余训练的中学男子为训练对象,进行为期8个月的训练。从训练方法与手段、各个周期的训练内容、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以及训练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与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中学课余200米运动员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用要遵循简单、实效、重点突出的原则,使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以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为主的全面发展原则,还要注重培养运动员心理素质能力。2由于中学课余200米运动员训练时间少、周期短,因此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在训练中应加强训练负荷的强度和训练密度来提高训练的质量。3为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标,在综合中学生各方面的因素后,针对专项200米的训练需要,着重进行速度、力量及技术方面的训练:(1)速度方面,着重从绝对速度与速度耐力两方面进行训练。(2)力量方面,针对训练对象的特点及专项的需要,在发展一般力量的基础上要以发展爆发力为主。(3)技术方面,由于参加课余200米训练的中学生训练水平较低。因此旨在保证动作合理的情况下,着重发展跑的实效性。4通过8个月的训练,学生的专项200米成绩有较明显的提升。经过数据分析显示,训练后成绩与训练前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训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行。
【关键词】:课余训练 中学生 训练方案 训练方法 训练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引言10-14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2.1 课余训练特点方面的研究11
  • 1.2.2 训练周期方面的研究11-12
  • 1.2.3 训练方法手段与技术方面的研究12-14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5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5
  • 2.2.1 文献资料法14
  • 2.2.2 访谈法14-15
  • 2.2.3 实验法15
  • 2.2.4 数理统计法15
  • 3 结果与分析15-47
  • 3.1 训练前训练对象检测指标分析15-17
  • 3.1.1 训练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15-16
  • 3.1.2 训练前训练对象检测指标及分析16-17
  • 3.2 课余200米训练的理论依据17-20
  • 3.2.1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17-18
  • 3.2.2 中学课余训练的训练特点18-19
  • 3.2.3 影响课余训练成绩的因素19-20
  • 3.3 课余200米训练的训练原则20-22
  • 3.3.1 全面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21
  • 3.3.2 系统训练原则21
  • 3.3.3 周期性训练原则21-22
  • 3.3.4 适宜负荷原则22
  • 3.3.5 区别对待原则22
  • 3.4 课余200米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手段22-36
  • 3.4.1 身体素质训练23-30
  • 3.4.2 技术训练30-34
  • 3.4.3 心理素质训练34-35
  • 3.4.4 训练监控35
  • 3.4.5 放松练习35-36
  • 3.5 课余200米训练计划36-44
  • 3.5.1 第一周期训练计划37-40
  • 3.5.2 第二周期训练计划40-44
  • 3.6 训练前后训练对象测试指标分析44-47
  • 3.6.1 训练后训练对象测试指标分析44-45
  • 3.6.2 训练前后各项指标提高幅度对比分析45-47
  • 4 结论和建议47-49
  • 4.1 结论47
  • 4.2 建议47-49
  • 5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男子200米课余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7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