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地理教育硕士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21:10

  本文关键词:地理教育硕士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以及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颁布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迫使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应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新型教育硕士。其中,教学竞赛能力是新型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论文以地理教育硕士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研究为突破口,以多元智能理论、激励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比较归纳等为研究方法,在访谈调研部分中学一线教师、高校地理教学法教师和曾经参加教学竞赛的部分学生对教学竞赛能力提升认识的基础上,侧重对地理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内容以及提升的对策和途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地理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内容包括设计思路、设计亮点等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包括制作内容整合、制作表现力等课件制作能力的提升,包括启发引导、对话交流等互动交流能力的提升。针对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内容提出重视示范引领性、倡导演练针对性、强化学生主动性等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对策,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发挥团队力量、大力实施微格教学等方面探索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途径,并列举“发挥学生主动性选择‘热力环流’课件制作图像资料”和“利用微格教学提升‘对话交流能力’”等主题鲜明、选材多样、内容精炼的10个案例,进一步细化探讨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对策和途径。研究地理教育硕士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内容、对策和途径对提高新型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大力提升专业硕士新课程改革创新能力和教学竞赛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专业成长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育硕士 教学竞赛能力 内容 对策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5;G65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14
  • 1.3.1 研究目的14
  • 1.3.2 研究内容14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6
  • 1.4.1 研究思路14-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5 核心概念界定16-18
  • 1.5.1 地理教学能力16-17
  • 1.5.2 地理教学竞赛能力17-18
  • 2 研究的依据18-28
  •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18-19
  • 2.1.1 多元智能理论18
  • 2.1.2 激励理论18-19
  • 2.1.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19
  • 2.2 研究的实践依据19-28
  • 2.2.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19-26
  • 2.2.2 访谈调查及观点归纳26-28
  • 3 地理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内容28-35
  • 3.1 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28-31
  • 3.1.1 设计思路提升28-29
  • 3.1.2 设计亮点提升29-31
  • 3.2 课件制作能力的提升31-33
  • 3.2.1 制作内容整合提升31-32
  • 3.2.2 制作表现力提升32-33
  • 3.3 互动交流能力的提升33-35
  • 3.3.1 启发引导能力提升33-34
  • 3.3.2 对话交流能力提升34-35
  • 4 地理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对策和途径35-48
  • 4.1 竞赛能力提升的对策35-40
  • 4.1.1 重视示范引领性35-37
  • 4.1.2 倡导演练针对性37-38
  • 4.1.3 强化学生主动性38-40
  • 4.2 竞赛能力提升的途径40-48
  • 4.2.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40-42
  • 4.2.2 切实发挥团队力量42-45
  • 4.2.3 大力实施微格教学45-48
  • 5 结论48-49
  • 5.1 主要结论48
  • 5.2 后续研究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A51-52
  • 附录B52-54
  • 附录C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外联手培养教育硕士[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2 陈夏英;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黄文锋,徐富明;教育硕士求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4 郑柳萍;颜桂炀;林深;;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6年01期

5 单永新;徐德华;范钦杰;;农村教育硕士:落实农村科学发展观的生力军[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邓超华;王云兰;;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4期

7 张天雪;刘冬仙;;十年来我国教育硕士学术成效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8 张峰;刘薇;王春玲;蔡云飞;;案例教学在生物教育硕士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永春;;中日教育硕士制度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10 姚赛男;;农村教育硕士:该确立怎样的培养观——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金稳;;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陈永明;;呼唤教育界的“MBA”![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储召生;教育硕士缘何遇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毕舸;教育硕士期待喝彩[N];四川日报;2002年

3 董建泽 徐洪义;曲师大教育硕士流动站落户庆云[N];德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通讯员 黄燕子 记者 余彬;教育硕士,掀起你的盖头来[N];湖北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冯华;怎样报考教育硕士?[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赵群;教育硕士专业越来越火[N];光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高翔;南京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突破1500人[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董盛;教育硕士:历经十年招生体系形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郭久辉;河南:农村教育硕士,冷变热竞争激烈[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记者 苏婷;北京从本科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中元;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曹麟光;广东省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3 汪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卓越培养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熊娇;英语教育硕士实习生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禹彤;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媛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许方;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吕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学习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董寅;促进化学教育硕士专业发展的课例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方;教师专业标准视角下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地理教育硕士教学竞赛能力提升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1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