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我国智慧学校建设的路径创新

发布时间:2022-02-17 07:52
  自"智慧学校"的概念提出以来,智慧学校建设已是一个热门话题并且研究成果众多。智慧学校作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必然趋势。智慧学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校向多元感知与交互转变、课程资源走向丰富与创新、教师资源向高水平发展以及学校管理走向高效智能化。因此,智慧学校的建设应该遵循智慧原则、政府领导原则、变革原则与多主体原则等四大原则,通过政府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社会和企业等中观层面的稳定支持及学校内部的微观变革三方面的力量来建设我国的未来学校。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9,(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智慧学校的特征分析
    1. 超越时空界限,智慧学校向多元感知与交互转变
    2. 可选择性增强,智慧课程资源走向丰富与创新
    3. 迈向卓越与优秀,智慧教师资源向高水平发展
    4. 改变传统运营模式,智慧学校管理走向高效智能化
二、我国智慧学校构建的基本原则
    1. 智慧原则:正确解读智慧学校的内涵
    2. 政府领导原则:注重发挥政府的角色作用
    3. 变革原则:建设变革教学模式的智慧环境
    4. 多主体原则:形成以学校为核心、多主体参与的支持系统
三、我国智慧学校的建构路径
    1. 建设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对智慧学校进行整体化、全局化调控
    2. 调动中观层面的社会多方力量,为智慧学校提供多元“拥护”
    3. 构建微观层面的学校支柱系统,为智慧学校建设提供基础环境
        (1)重视对智慧学校环境内部的整体设计
        (2)创建学校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3)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4)培养智慧型教师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实践[J]. 王枫.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9)
[2]智慧学习环境下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联动机制研究[J]. 徐晶晶,黄荣怀,杨澜,高步云,白文倩.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8)
[3]国外智慧学校建设的基本特点、实施条件与路径[J]. 鹿星南,和学新.  比较教育研究. 2017(12)
[4]论智慧学校建设的支持系统及其构建策略[J]. 鹿星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03)
[5]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J]. 熊频,胡小勇.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3629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629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4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