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8 15:38

  本文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问卷调查是邯郸市第十三中学进行的,从学校随机抽取教师,其目的是了解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我们通过将教师教学信息素养调查的内容主要界定为以下

几方面:

(1)、掌握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情况。

(2)、能否熟练的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3)能否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有效的收集各种信息与资料,能否熟练

的运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4)、课堂上,教师能否准确、快速的评价学生发出的信息,并准确的把综合改造后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

(5)、是否有良好的教学信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4、操作方法与程序

并在此基础上共制定了三次调查问卷,,之后在我校教职工中发放了该问卷。第一次问卷于2006年下半学期陆续发放并于11月底全部收回,其统计工作也于2007年1月底结束,第二次问卷于2007年下半学期陆续发放并于10月底全部收回,其统计工作也于2007年1月底结束,第三次问卷于2008年上半学期陆续发放并于5月底全部收回,其统计工作也于2008年7月底结束。随后在2009年调查老师的听课记录(在听课记录分析中解释)。问卷调查第一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第二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第三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表2、表3 所示。

5、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问卷表。问卷以封闭型问题为主, 兼有少量开放型问题,所有问题均提供一个或多个

可选项。回答问卷内容采用无记名方式。

三套问卷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调查: (1)关于个人基本情况,(2)关于教学信息意识,(3)关于教学信息技能,(4)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5)关于信息道德素

养问题

二、分析

1、关于个人基本情况

教师的性别比例其中男教师占34%,女教师占66%;在教师身份的调查中中学高级教师占7%、中学一级教师占44%、中学二级教师占45%、中学三级教师占4%;教师的年龄其中30-39岁的占62%,学历中研究生占7%、本科生

占44%、专科生占22%;

如下图表1、表2,

从以上信息可反映年轻教师居多,高学历教师多,教师的可塑性特别强。

2、关于教学信息意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加快信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了必需。整合成效如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 这就涉

及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的因素。

在对教师的学习时间上进行调查显示因工作繁忙的占75%,有业余时间学习的占25%,大部分教师因繁忙而没有时间进行再学习。如右图显示:

对于信息技术内涵的认识, 调查中设置了相关题目, 如右图

调查发现:其理解上的重要性依次为“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传输”(88% )、 “网络技能”(6%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6% )、“扫描仪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0% )。可见,对广大教师而言,信息技术的重点在于应用计算机

或网络进行相关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信息技术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右图显示数据

处理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 83% 的教师认为“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78% 的教师认为“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70% 的教师认为“拓展了教学资源的来源途径”,17% 的教师认为“可以节省授课时间”。的确,新信息技术正以其特有的作用震撼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孕育着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在基

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学习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同时,我们还在调查中看到:占总数100% 的教师认为“自己所教的学科涉及到了其他学科的内容”开放性的问题中教师的书架上涉及范围极广,有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文学、科普、生活、健康、饮食等等,这是教学信息整合于其

他课程学习的目的所在。右图显示数据处理结果:

教师的对待教学信息态度直接关系到信息在课堂中的整合、应用的效果。右

图显示数据处理结果,

通过“对于是否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的调查,结果表明,84% 的教师有,这表明对于收集教学信息而言,广大教师存在一种友好的共识,关键在于如何把

这种共识转化为行动。

3、关于教学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自身的观念意识,一方面取决于相关环境。在80 位调查对象中,72 人平时(不含教学使用情况) 使用过电脑或网络阅读查阅资料,占总数的88%,10人平时(不含教学使用情况)不在网络阅读占13%。教师还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需要引导和支持。而对网络的利用,“收集教学资料”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教学应用方式。占88%教师也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随笔、心得体会,说明能平时进行总结经验,了

解一些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前的信息。

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对此我们设置了多选题,占94%的教师认“为向生活学习”、占68%的教师认为“向社会学习”、占78%的教师认为“向孩子学习”、占54%的教师认为“向大自然学习”、占84%的教师认为还有其他学习的途径,并且列举很多的例子,如右图所示,这表明教师学习的途径多样化、多元化,反映了教师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很多,并能为自己所

用。

教师如何对待收集后的信息呢?大多数教师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在被问及“原封不动的搬用”时,无人选择此项,这种理性的态度将有利于现代教学的实施。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教学信息都不可能直接进入课堂,而能否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与课程内容、学生素质、教学组织、教师技能等许多因素有关。有93%的教师选择了“把它变为自己的信息后在运用”,表明了对教学信息的认同,但如何运用教学信息组织教学,还必须具备相关的教学设计能力。

就“就教材的开发方面”多项选择问题的调查表明,右图显示,

90% 的教师认为开发教学实践活动,认为挖掘潜藏的文化底蕴的占50%,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占42%,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占90%,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占80%,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占95%,调查结果如图显示,表明教师了解学生的信息很多方面,更多的再开发教学注重于生活的联系,并能从生活中探寻信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我也问了教师对于了解本土文化的情况,占95的教师有所了解,并举了很多例子,像峰峰的风土民情、生活应用、传统

民俗、当代艺术、文化名人等等。

4、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

现代学习理论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有着一种或几种教学(学习) 理论的支持、影响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以及教学情景构建等因素,选择相应的学习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调查显示,88% 的教师明白教师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94% 教师都加强语言的锤炼,这与教学实践相辅

相成的。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在教师自身看来,教师的反思占很大的比例,调查表明:在所列的五个因素中, 数据处理如右图,

教师认同“教材的处理”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是两个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占92%和85% 之多,当然像“课堂的教学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都占了很大的的比重,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活动即使信


  本文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5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