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自尊和感戴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18 10:43
  为探讨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感戴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感戴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2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支持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指导维度与感戴总分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2)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感戴、网络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不仅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还能通过自尊与感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利他行为。因此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情感温暖型教养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营造和谐健康网络环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网络利他行为
    第二节 家庭教养方式
    第三节 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自尊、感戴和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自尊和感戴对情感温暖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果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结论对实践的意义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J]. 孙颖,陈丽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29)
[2]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郑显亮,丁亮,袁浅香.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8)
[3]师范生人格特质对现实利他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武朵朵,秦晓斐,张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7)
[4]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共情与信任的中介作用[J]. 赵凯莉,杨梦圆,苗灵童,刘燊,张林.  人类工效学. 2017(03)
[5]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感恩和社会认同的作用[J]. 杨欣欣,刘勤学,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2)
[6]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其完善人格培养的对策[J]. 罗毅,曹瑜,郭立萍,宁波,宋爱芬,许素萍,贾月亮.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02)
[7]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郑显亮,王亚芹.  心理科学. 2017(01)
[8]自尊对网络利他的影响机制:基于系列中介模型的研究[J]. 蒋怀滨,缪晓兰,郑婉丽,王超,张婷,李其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9]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共情、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蒋怀滨,郑婉丽,马松,肖威龙,张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10]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刘勤为,徐庆春,刘华山,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博士论文
[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 郑显亮.上海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王雪丽.云南师范大学 2017
[2]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D]. 张蓬叶.河北大学 2017
[3]乡镇中学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苏丽梅.云南师范大学 2017
[4]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人格与共情的中介作用[D]. 李晋.山东师范大学 2016
[5]进城务工父母需要满意度、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D]. 李惠媛.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6]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方力.四川师范大学 2015
[7]感戴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D]. 林敏.华中科技大学 2015
[8]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徐庆春.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网络利他行为:测验量表适用性验证与特点分析[D]. 郭娓娓.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拒绝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 高延春.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0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630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1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