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7 08:12

  本文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春师范大学》 2013年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策略研究

柴艳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到“决战课堂、聚焦教学”的今天,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研究的焦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他们多数是笼统的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价,针对具体的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相关概念。 第三部分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调查现状。 第四部分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雅萍;成功的课堂教学来自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与落实[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孙艳;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有效”的教学行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年07期

6 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7 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下)[J];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02期

8 朱华;教师无效教学行为及其转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郭成,徐燕刚,张大均;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芝兰;数学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丁舒;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妍;;反思性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戴锦初;;优化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实现优质的有效教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彭朴;新课程、新教学、新理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曹洁萍;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宋莉;;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冉兆楠;;农村在职在岗中医人员培训的教学方法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张燕;;“情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王跃红;;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熊伟;;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7 吴杏梅;;组间竞赛合作在实现有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以“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课程为例[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安卫华;;积极应对入世,建设信用政府[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10 井敏;;服务型政府概念辨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民,申继亮;国外教师教学专长及发展理论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姚利民;有效学校的六个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李皖生;有效教师的教学艺术[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2期

5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迎芳;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茉;数学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归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芝兰;数学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蔚;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红;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部分新选课文简介[J];甘肃教育;1994年06期

2 璞真;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备课指要[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3 周卫华;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八单元备课指要[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12期

4 邓作平;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备课指要[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06期

5 何冠南 ,孙梅 ,钟秀萍;初中语文全方位训练之《一课一测系列》精选[J];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12期

6 陈金明;有益的开拓 可贵的桥梁──评《九年义务教育家庭辅导系列讲座录像片(初中语文)》[J];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01期

7 朱雯;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导[J];中学教与学;1996年02期

8 田劲风;初中语文层次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9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四单元综合训练[J];语文世界(红A版);1996年11期

10 薛爱习,王会民;对初中新版语文教材课型教学的几种尝试[J];许昌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三十五中学《以自主互助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初中语文《以自主互助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田明亮;;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两种新课型的有益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于万杰;;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赵胜男;;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张立爱;;为有源头活水来——省级课题《贫困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第三阶段实验报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胡家俊;;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评价分析[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7 徐亚萍;;动真情,说真话,养真性,做真事[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胥庆荣;;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九年级语文“学会读书”单元教后随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高延津;;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潘舟茵;;初中聋生语感训练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都区汉王中学教师 杜松柏;[N];陇南日报;2009年

2 剑阁县鹤龄中学 梁彦之;[N];广元日报;2009年

3 官湖中学 吴万红;[N];学知报;2010年

4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中学 黄锡香;[N];学知报;2010年

5 重庆市忠县新生初级中学 何香琼;[N];学知报;2011年

6 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中学 朱正东;[N];学知报;2010年

7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 张洪梅;[N];学知报;2011年

8 山东·临沭 李子阳;[N];学知报;2011年

9 驻马店一高 李天留;[N];学知报;2011年

10 山东临沭第三初级中学 莫颖;[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皇友衍;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远;1:1网络环境下语文思维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蓓华;内地四套初中语文教材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晓敏;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策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柳林英;上海市初中语文教师备课资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洁;上海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彦;初中语文综合学习在Moodle平台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杨雪桥;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莉;初中语文高效愉悦型课堂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黄达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艳华;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评价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1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