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微课程在小学Scratch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1 18:29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14年

微课程在小学Scratch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晗阳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方面也越来越凸显出信息技术与科技带给人们教与学上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经历着变革与冲击,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有明确规定: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难看出,目前教育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数据时代,基于信息技术基础的反转课堂与微课程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自20世纪初,美国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阐释了微课程(Micro-lecture)理念后,已经历了国内国外无数教师十余载的实验与尝试,目前已有许多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多门学科的微课程诞生,微课程在国内外得到了认可。不仅如此,在美国,微课程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可汗学院、MOOC也已拉开帷幕。在我国,许多省份如四川省山西省的中小学也积极参与到了微课程的实验中,山东省、上海市等地区的各中小学正在积极的学习微课程的制作,比如上海市还举办了全国微课程大赛,让一批批有为教师找到互相学习的机会。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你、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第二章:微课程与Scratch软件概述。主要介绍了微课程的渊薮,微课程的定义以及微课程的特点和优势。还介绍了Scratch软件的的简介和程序语言的介绍,以及Scratch2.0版本与1.4版本的对比。 第三章:Scratch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策略。主要在分析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及微课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解析了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构建,讲解了微课程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微课程在小学Scratch教学中的案例研究。通过《小猫走迷宫》一课为例的微课程教学思路、过程的设计,具体叙述了微课程的应用研究,,并做了教学效果的分析。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这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在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G623.5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娜;彭艳田;;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侯慧玲;王新龙;李学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4 王甲海;印鉴;;人工智能教学与计算思维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年19期

5 郭晓明;关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2期

6 王继华;;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7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8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9 张友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10 纪国和;张作岭;;关于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冰;;现代教育理念“要学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蒋自国;;民族地区师专数学教育专业《高等代数》教学改革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卓江华;;如何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10 李丹;;文本细读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储琼;;利用海洋水族馆科普资源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5 陈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在联系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屠德清;;结构问题探究模式[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思林;;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国强;;寻求数学教学中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平衡点[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大鹏;赵艳;;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单娜娜;魏焕萍;徐忠伟;刘磊;张旭;张玲;田颖川;;高素质适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5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振举;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陆书环;数学史上的“问题解决”及其HPM视域下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童莉;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鲍伟;我校“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2期

2 王永锋;王以宁;何克抗;;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解读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5 顾凤佳;李舒愫;顾小清;;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 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8 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J];计算机科学;2009年01期

9 董荣胜;;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J];计算机科学;2009年04期

10 朱亚宗;;论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科学定位、基本原理及创新路径[J];计算机科学;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文信,单余岱;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及标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10期

2 ;有效教学的理念[J];教师之友;2002年05期

3 何丽君,唐玉光;教学环境创设:高校有效教学的保障[J];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05期

4 童均;;如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8期

5 冯业勇;;关于“大语文”教学观的认识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8期

6 王静婉;;教学理念的反思与重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8期

7 张梅珍;;启发性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8 赵翠明;;在预设与生成中领悟教学:浅论教师的教学机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2期

9 黄梅;;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案例编写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12期

10 王效明;;教学反思的类型及其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平;;新型教学观建立的途径与策略[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王腾飞;杜锦丽;;建立大扶放教学观 推进素质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何成宏;;教学思想十问[A];全国高校教学督导论文集[C];2005年

4 刘炳德;;我的教学观[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5 潘云凤;;如何使写作教学更加完美[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6 许磊;燕良轼;;缄默知识视域下教师错误教学观的转变[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叶长龙;;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王炳梅;;教师教学小议[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张春霞;;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和平;[N];中国信息报;2011年

2 山东省沾化县利国乡利国实验学校 王秀英;[N];学知报;2011年

3 确山县盘龙镇中心校 张志国;[N];驻马店日报;2005年

4 本版编辑 江苏省泰兴中学 马张留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卫华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陈春松 姜堰市苏陈实验小学 丁正后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中学 耿昌福 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 郭学萍 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学 陆利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贲友林;[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莱芜市实验小学 张英啸;[N];莱芜日报;2007年

6 牟为姣;[N];吉林日报;2010年

7 韦国华;何成师;[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唐山市第五十九中学 赵惠琴;[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9 李松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启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菊;走向主体间性的生存——教学冲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健康;教学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陆明玉;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敏;数学类师范生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萍;论教学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史俊;教学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丁亮;基于教学实践文本分析的教师探究教学观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孟亚军;生物教学属性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春红;语文教学中的宽容教育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勇;论理解性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薛荔立;王阳明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蒋凡凡;教师的创新教学观与其教学行为及学生创新学习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7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