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普通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8 14:48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师范大学》 2011年

普通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刘英杰  

【摘要】: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交流、对话,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动态过程。当今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英语,也责无旁贷地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是施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中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行为进行了研究。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界定师生互动及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对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实录分析出当前普通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宇;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王爱琴;任念新;;走出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误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李含平;;外语课堂师生互动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漆良蜜;;英语教学方法综述[J];成功(教育);2008年11期

6 李勇,张开荣;“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刍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8 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杨康;顾立志;;试论教学互动中的激励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10 段启靖;;“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晓娜;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谢雪华;城市普通中学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李勇,张开荣;“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刍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段丽;肖贻杰;;英语有效教学浅议[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马建欣;;多维备课——有效教学的前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S1期

7 王捍,托娅;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教学[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姚利民;;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师因素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01期

10 龚淼;;谈英语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互动性[J];甘肃教育;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春玲;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黎;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彦美;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治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新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国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激励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玉芝;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王玉;高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红梅;吴义昌;;英语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2期

2 曲晓利;;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问题[J];吉林教育;2010年Z1期

3 卢凯丽;;如何营造和谐英语课堂[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8期

4 邓晓娜;;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探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1期

5 张丽红;;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华章;2011年17期

6 孔鹭鹃;;整合多种教育心理学理论 促进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S2期

7 孙健;;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1期

8 倪韬;;变被动为主动——如何让初中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堂[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2期

9 吴萍;;师生互动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5期

10 张润娟;;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时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娜乃;;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余宪;;现代教育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庆芬;;浅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罗芳;;心理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计思路和操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李新英;;英语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建萍;;互融 互动 互进——让小班化语文教学“活”起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樊怡春;;创设师生互动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韩桂凤;李强;;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凤萍;;还作文课堂以民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范春林;;中小学生课堂社会环境知觉的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都区两水中学教师 房志城 强立新;[N];陇南日报;2008年

2 泰州市少年宫 朱慧;[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路胜利(山西省康杰中学副校长);[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军 周青平 本报特约记者 何天进;[N];解放军报;2001年

5 顾月萍;[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 汪花;[N];学知报;2011年

7 北京二中 何柳 冯冉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河北任丘市鄚州中学 闫永胜;[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金姝;[N];吉林日报;2004年

10 响水实验小学 叶利华;[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兴丰;数学课堂活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琴;课堂互动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丹莎;师生课堂有效交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云梅;中国大学外语课堂学习者社会心理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高瑛;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英语课堂师生协商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丽波;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个案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争;高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爽;学业不良学生的课堂师生互动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邹琴;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芬燕;初中科学课堂师生互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冬雪;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情况的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秀萍;变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钱珍;汉语中级口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天;初中阶段师生互动行为对教学效率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朱佳丽;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4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