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试论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0 13:22

  本文关键词: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试论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试论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发布日期: 2016-06-08 发布:  

  2016年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6年4期

  摘 要: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教学改革,引入了导学案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导学案有哪些基本要素,它有什么优点,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时将如何解决?就这些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讨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高效性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导学案的出现,为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带来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导学案的基本要素
  所谓导,就是导学案的第一个环节要能起到引导作用。这就要求:首先,导学案要明确当堂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其次,引导学生的自学,要有目的性。这就要求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知识点上的指向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方向性的。导学案的第二环节是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模式相对更接近,相互之间的交流氛围相对于面对教师时更加融洽、轻松。导学案的第三要素是重难点剖析。这一环节主要由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鉴于学生的知识所限,自主学习中必定会出现难于理解,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作为闻道于先者在这个过程的体现作用将会充分凸显出来。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通过自主学习,互相交流,老师对难点的讲解,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课程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个过程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并且通过练习,运用知识,检验自身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二、导学案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导学案,依据老师设置的引导问题,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主动学习知识,并且运用学到的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有了这种自信心后,学生将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导学案设置后,教师提供的是问题和解决思路,其后的过程将由学生独立进行,他们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展开积极的思考,可以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容易走入的误区,思维角度的缺陷。教师解决后,通过解惑和提问等方法,将这些错误反馈给学生,引导他们再次思考,意识到错误所在,将之解决。
  3.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合作能力
  导学案过程中的讨论交流,学生脱离了闷头做题的模式,脱离了简单记忆模仿的过程,开始主动地钻研、分析、交流、总结,不仅有自己的思路方法,还能学到别人的思路方法。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想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看法,必须要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且对小组成员的聆听习惯都要有所思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双赢的意识,都在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导学案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
  1.导学案流于形式,内容混乱,无指向性,无针对性
  高中数学的内容精炼,而信息量充沛,导学案的编写既要有清晰的脉络,又要有足够的内容,这就使教学方式发生变化。由于经验、习惯的不同,或者教师角色定位在一定程度的转变,许多导学案出现形式单一,内容混乱的情况,使导学案丧失了一部分功能性。
  高中数学的内容主要由各种概念引发的数学题型组成,导学案应该具备相应的侧重点。比如,概念性的问题,应当将引导的重点倾斜于概念形成的过程,,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的改革是基于原有的教学经验,而非空中楼阁,改变的是形成更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而非抛弃之前积累的一切经验,方能更加行之有效。
  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导学案应用于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基础的不同,知识面的不同,个体理解能力的差异,个体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有所区别。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的投入程度,对导学案预习完成情况的差异,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学生的性格等也会对交流环节产生影响,沉默寡言的学生和踊跃发言的学生,对小组交流的参与度会有很大差异。长期下来,产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容易出现能者愈能,差一些的会越来越自卑的情形,使讨论的环节起不到有效的效果。
  高中数学导学案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层次性,让对数学兴趣更大的学生有更多层面上的拓展空间,让数学差一点的学生也能足够的发挥空间,有效掌握知识,逐渐激发对数学学习更大的兴趣。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导学案的应用因其具备更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功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都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面对节奏紧凑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其能够产生的高效性更是令人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富晓丽.“导学案”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5(16):23.
  [2]马驰.对高中数学课堂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商榷[J].数学通讯,2013(4):38-39.
  [3]王波.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0):40.
  编辑 孙玲娟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6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