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_翻转课堂_对大学教学效果影响的准实验研究_潘炳超1.172

发布时间:2016-10-21 09:37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对大学教学效果影响的准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Vol.24No.122014“翻转课堂”对大学教学效果影响的准实验研究*

潘炳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翻转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理念,是进行翻转教学程序设计和实施翻转教学的理论依据。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对大学教学效果有何影响,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的方法,以教学程序为实验变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但是,实现有效的翻转课堂对大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翻转课堂在概念原理类知识的教学效果上并不比传统教学更有优势。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教学;教学程序设计;准实验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4)12—0084—08【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12.013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翻转课堂”引起了很多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研究、探讨“翻转课堂”的一股热潮。“翻转课堂”是什么?有的研究者把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来对待,也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几乎成为共识。如有学者指出,翻转课堂或称颠倒课堂(FlippedClass/InvertedClassroom),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忽视了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硬地对教学程序进行模式化,只能限制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和造成教学的呆板、僵化。而且“由于人们概括教学过程的抽象程度和角度不同,描述无法客观统一,同时也无法为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因此,通过归纳法构建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人们臆想的结果,在解释学意义上是一个伪概念。通过理论演绎构建的教学模式只具有设计学上的意义,但是它在设计学上既不是有效的教学设计工具,也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恰当中介。”[2]

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最鲜明的特点是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打破并重组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依据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之后,出现过依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程序设计的主张,但由于其矫枉过正的主张,导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程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在这个意义上,“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恰好克服了二者的弊端,既满足了“学生主体”、“兼顾效率和质量”的价值诉求,又注重教师对教学程序的主导作用和对教学活动的组织。

那么,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程序设计,一定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吗?“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能否对改进大学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呢?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不仅适合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也同样可以在大学教学中应用,并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3]。也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翻转课堂非常契合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采84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对大学教学效果影响的准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7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