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小学高效能课堂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25 18:53

□南宁市凤翔路小学  范 红
 

     努力寻求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后,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针对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生如何有效学,将课题定位在“小学高效能课堂教学”的研究上。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指导我校卓有成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自觉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高效能课堂教学的策略和基本模式。
      一、构建了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三课一反思”教研模式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正确的教学策略选择指导下,以最佳的教学设计,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准确定位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课堂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目的,我校建立了“三课一反思”(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的教研活动模式。年级小组每周安排一人说课,一人上课,课后反思,其余组员评课,其他年级组交换意见后每次派一个代表参与集体评课。这样轮流安排,周而复始。语文教研组按年级组划分为两个大教研组进行活动;数学教研组按年级组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组,形成一个大教研组开展活动。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在开展了一个学年的活动后,总结经验,第二个学年辐射到英语等其他学科。“三课一反思”活动,已经形成我们实施课题“小学高效能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渐渐成为“集体备课”的新品牌并得到推广。通过每学期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共同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的规律,提高了把握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研究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教学的规律,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实行“一课三备”的有效备课方法,即:第一次备课,每位教师都选定一个内容,先自行进行教学设计,强调教师个人研读文本,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第二次备课,由组长带领全组教师进行展示课前的集体备课,上展示课的老师阐述自己的设计,组内成员围绕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有效的练习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对个人初备的教案中设计的难点、焦点问题,要求组员之间进行专门研讨,在研讨中达成共识,从而提高课堂预设的有效性。第三次备课,在本年级组试教后,本组老师分析成败原因,集思广益,形成成熟的教学设计。因为是同一备课组,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相同,大家对教材都比较熟悉,提出的建议也比较合理,这种同伴互助式的教研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也极大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形成了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有效防止了低效课堂的出现。每学期每位教师都有展示的机会,如此反复训练,对不同的课型都进行探究设计,这样有效的同伴互助,不但促进了课题的研究,而且促进了教师的集体成长。特别是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随着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研讨大环境的影响,进步很快。
     (二)研究有效上课
     有效教学的行为设计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我们的行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普遍性,学校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课堂展示,构建有效课堂,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开展的“三课一反思”教研活动,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普遍采用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实施“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三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我校创造多种机会向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小教中心、市教科所的专家以及同行教师展示有效课堂的实践课,通过专家指导、同行评课研讨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如定期举办的“民乐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精品课展示活动、家长开放日课堂展示课等,极大地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目前在我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学科教学的综合性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则更为明显,如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善于合作,课堂气氛比过去更加活泼,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个性和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更多的表现。课堂教学的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一批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
     (三)研究有效反思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三课一反思”教研活动就是要求我们所有老师都参与到课后讨论中来,先由授课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出成功和不足的地方,所有听课老师再分组讨论,组长汇总记录,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情况。许多老师经过不断磨练,互相学习,自我反思、看课、评课的能力大大提高。我们每学年选出并重点帮助两位后发展教师,这些教师就是经过这样的反复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动,不断地成长进步起来的。学校让这些老师带着在“三课一反思”教研活动中上的课到我校手拉手学校支教,创造机会让她们出去锻炼,使她们增强了自信心,课上得一次比一次好。这验证了我校开展“三课一反思”教研活动的成效,全体老师得到了整体提高。所以说无论课堂有效还是效果不尽人意,通过课后的有效反思找到不足就是收获,,之后认真作出调整,最后形成经验或教训就是提高。
     二、我校高效能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语文教研组在研究与试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读探究—质疑讨论—朗读深化—拓展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自读探究
     本环节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划出不明白的地方,整理读书中产生的问题,尝试写出读书的感受和体会。当学生有了读书的感受和体会,产生了疑难问题后,教师引导他们随时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其间,教师适时进行字音订正,强化生字学习,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第二环节:质疑讨论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知识、体会,同时也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
     1.鼓励质疑。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首先采用榜样引路,或采用“质疑小明星”评比等方法,鼓励学生对阅读中不懂的问题大胆提问,跨出由不敢质疑到敢质疑的第一步。
     2.教会质疑。质疑就是提出问题,以往的课堂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习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去解答老师设想的重难点。而由学生质疑就是从主体出发的最好表现。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首先,教师示范。我们要求以课文为例,教学生在何处质疑,从哪些方面质疑,怎样思考才能提出问题,为学生做示范。其次,安排实践。我们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上每一篇课文都安排好锻炼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老师对学生始终要坚持做到提倡、鼓励和引导,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准确性、思考价值、难易程度、思维方式等给予适时、适度的评价和指导。
     3.关键解疑。如何对待学生的质疑?我们要求教师不能撇开学生的质疑不管,导致质疑与教学分家,但也要防止一节课老师总是跟着学生的问题跑,这会造成教学内容支离破碎。我们的做法是: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课文有一定关系但内容简单的,就在质疑后马上由同学互相解答;与课文重点语言文字有直接关系的就纳入教学活动中,对这些问题重敲猛打,以此提高学生的解疑能力。
     第三环节:朗读深化
     此环节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提倡精讲多读。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时,教师根据重点选择部分段落或语句,特别是那些能突出表现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词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实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师适当地给出启发性提示,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我们重点进行评读的训练,做法是:
     1.遵循一定的步骤、方法。在评读的实践中,我校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在全校各班推行“教师示范评读—个别指导评读—同桌练习评读—学习小组汇报评读—全班展示交流评读—集体欣赏品读”。这种可操作性、时效性较强的流程和方法很快被学生所接纳,学生评读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越评越投入,越评越动情,切实在阅读教学中强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了语感,激活了思维,陶冶了性情,提高了语文素养。
     2.强调评中悟,评中谈理解。在评读的具体操作中,我们既采用“自读自评”,又采用“互读互评”,要求评中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想象画面。评后读书,自然容易做到再现画面、体会情感、感情朗读,此时的读是悟后读、理解后读,是表达自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是高层次的读书。
     3.坚持互助提高的原则。我校特别强调在评读中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品质。经过一段时间评读专项攻关,我校的阅读教学已经摒弃了那些“我问你答”“我读你听”“我教你学”的旧式的、命令式的教学用语,取而代之的是:“请你们读一读,将你们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你对这段体会得特别好。特别是这一句,你读得特别感人,我也想再读一遍”,“经过你这么一读,这一段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了”,“这部分的内容我是这样体会的……我想为大家范读一遍”……这一句句互相鼓励,互相提示的话语,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和谐有效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同时体会语言的规律,感受语言的魅力,也有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或让学生课后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以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让学生改写、续写、仿写课文,锻炼写作能力;或查找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或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等,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如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鼓励学生课后去阅读鲁迅的著作,更多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学了《草虫的村落》,让学生课后去观察自己感兴趣的虫子,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学习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写出大自然的情趣,写出自己的感受。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例子,这是新课改的理念。配合这个理念,新教材中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新的学习板块——综合性学习。这个学习内容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不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去寻求,自主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组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古诗词材料,课后自己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渠道,搜集更多有关诗歌的资料,如古今中外的诗人、诗篇,关于诗歌的知识、故事、趣事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延续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二)数学教研组形成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合作探索,形成策略—交流策略,进行优化—巩固练习,拓展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由于新课标教材解决问题所呈现的形式是以图画式、对话式为主,因此学生面对的往往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条件、问题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无疑这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吸引力,但同时更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善于挖掘教材不同的呈现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收集数学信息的方法,并用语言把捕捉到的信息表达出来。如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慢慢地可以过渡到让学生根据找到的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述一遍,逐步提高学生捕捉、整合数学信息的能力。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方案。这个过程要经历的大致程序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协作讨论、切磋,看看别人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什么不同,反思自己解题方法和结果的正误,评价哪种策略和方法更加好;与同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小组长做好记录以供在下一环节中参与全班交流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联系不同的相关经验,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
     第三环节:交流解题策略,进行优化
     “一题多策略”和“殊途同归”是解决问题教学的两大特点。但就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单一的,而交流则为大家提供了彼此分享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为策略优化作了重要铺垫。具体操作如下:
     1.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
     2.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或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3.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寻找出最简捷、有效的解题方法。
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相互得到了补充,从中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结果和过程的策略和思想方法,真正让数学学习成为了一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了经历、得到了体验。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本文编号:18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