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5:11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研究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问题,同时与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学生管理、教学美学等有不同程度相关;同时,它也不是个新问题,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孔子的“启发诱导”,从泰利斯“水是万物的本源”到泰勒的课程编制体系,及我国50年代引进的“凯洛夫教育理论”等都属于其研究范围。关于其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如何将预设性和生成性结合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现阶段关于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很多,尤其在教学生成性方面。研究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方面,但对预设或生成原因缺乏深入的挖掘。在概念界定、实施策略、预设性与生成性关系、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历史回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对国内外研究的反思,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创新点:首先,对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内在机制、“结合点”等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某一学科特性进行分析;再次,研究方法上,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课堂观察、访谈调查法相结合使用。 通过对甘肃省五区三县随机选取的若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对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实施有制约作用,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理念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差距,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对教师的要求与实际教学有差距。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课改并未真正“深入人心”;二是现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制约作用;三是理念认知与行为实施相背离;四是教师惰性和不良的思考习惯;五是生成和预设的结合点把握不到位。针对当前课堂改革现状,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构建预设性与生成性辩证统一的课堂;同时,根据课堂实际重新审视我们在理论层面的基本点、基本取向和建设路径,以及实践层面的探索和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性 课堂教学生成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4.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一、前言9-26
  • (一) 研究背景9-11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三) 相关研究综述12-22
  • (四) 研究思路22-24
  • (五) 研究问题与方法24-26
  • 二、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的理论基础26-33
  • (一) 教学自身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26-29
  • (二)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29-31
  •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1-33
  • 三、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33-38
  • (一) 课堂教学预设性33-34
  • (二) 课堂教学生成性34-35
  • (三) 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关系35-38
  • 四、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现实考察38-63
  • (一) 现状38-50
  • (二) 问题50-58
  • (三) 分析58-63
  • 五、构建预设性与生成性辩证统一的课堂63-69
  • (一) 理论层面63-65
  • (二) 实践层面65-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录一 课堂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教师问卷调查表74-76
  • 附录二 访谈提纲76-77
  • 后记77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洁;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88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